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文教学古文教学必须字斟句酌» 正文

古文教学必须字斟句酌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诗文教学   阅读:8591

概要:古文教学必须字斟句酌解波陈旭平孙英霞叶圣陶先生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很浅近,却是最根本的。”对于文言文语言的品赏同样要有“一字不放松的严谨”。一、涵咏字词关涉对文化内涵的发掘对于词语的解释,我们通常是依据字典、词典,但这些解释都是相对静止的或独立的,而字词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内涵,才能有独到的活力,所以品味古人的文章只有字斟句酌才能品鉴出别样的旨趣来。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俯拾即是。 《过秦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句中的“窥”字如果依据字典释义当解释为“偷看”,但细细一品我们便会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周室”代指“天子”,本当仰视,以示尊崇,而秦国君臣却在“窥”(偷看),一个“窥”字就不仅昭示了秦国君臣以下犯上的不良、不臣之心,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由此可见,学习古文只有通过赏析字词方能体会文本通过文字透露给我们的文化信息,从而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二、体味字词关涉对文章情感与主旨的把...
古文教学必须字斟句酌,标签:古诗文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古文教学必须字斟句酌

解 波 陈旭平 孙英霞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很浅近,却是最根本的。”对于文言文语言的品赏同样要有“一字不放松的严谨”。

一、涵咏字词关涉对文化内涵的发掘

对于词语的解释,我们通常是依据字典、词典,但这些解释都是相对静止的或独立的,而字词的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内涵,才能有独到的活力,所以品味古人的文章只有字斟句酌才能品鉴出别样的旨趣来。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俯拾即是。

《过秦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句中的“窥”字如果依据字典释义当解释为“偷看”,但细细一品我们便会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周室”代指“天子”,本当仰视,以示尊崇,而秦国君臣却在“窥”(偷看),一个“窥”字就不仅昭示了秦国君臣以下犯上的不良、不臣之心,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由此可见,学习古文只有通过赏析字词方能体会文本通过文字透露给我们的文化信息,从而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

二、体味字词关涉对文章情感与主旨的把握

文字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只有深入品味语言才能深入领悟作者的情感意蕴。比如,《陈情表》中有“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之句,句中的“沐浴”“奔驰”二词用得相当精到传神,换成“时逢”“赴任”二词就会韵味全无,不仅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李密对浩荡皇恩的感激涕零之情,也不能深切地表达出他在“郡县逼迫”的情景下惴惴不安的忧惧之态。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领会用字之妙与表情之异,才能让他们领会李密当时的所想所感,才能让他们理解《陈情表》不仅是以情动人的典范,李密恰切的用语也是打动晋武帝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文教学通讯》曾刊载冯为民老师撰写的《把问题引向深处——由“弊在赂秦”与“弊在赂秦也”说起》一文。文中,冯为民老师讲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起句用‘弊在赂秦’而末句却在‘弊在赂秦’之后加了一个‘也’字?” 这是一个由课堂教学生成的问题,教学中冯为民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让他们体味到了很多。比如,首句以“弊在赂秦”提出中心论点,与“六国破灭”形成整句,鲜明,简练,气盛,意足,如果在后面加上一个“也”字,只是与前面的“非”相呼应,表达简单的判断语气,而后句“弊在赂秦也”中的“也”字则既是表达确定语气的语气词,又底气十足,韵味无穷,不仅重申了论点的毋庸置疑,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充分表达了苏洵对六国破灭的沉重叹惋之情,并流露了他对宋朝当政者的训诫、警告之意。

这一教例,冯老师正是由一个“也”字的品味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深层用意,并深刻体会到了古文“文贵其简”“文简而理周,斯得其简”的特点。不仅如此,苏洵《六国论》冷峻老辣、沉稳遒劲、缜密而富有情思的特点也通过分析“也”字揭示了出来。由此可见,只有深层品味古文的字词才能参透其文字中蕴含的情味。

三、品鉴字词关涉对文章脉络和意图的把握

古文中的字词不仅蕴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有时还隐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关涉文章的脉络。《逍遥游》中有“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句。这句中的“垂”字可翻译为“悬挂”或“漂浮”,但译文和原文传达的意思却不完全相同。仔细品味我们会发现,“悬”“挂”有“飘浮”之感,而“垂”则点出了大鹏之翼的大、广与重。不仅如此,作者还用这一“垂”字为下文大鹏要飞达九万里高空需有大风作凭借埋下了伏笔,从而为后文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四、赏析字词关涉对文章意境的把握

诗文自古就是一家。中国的诗歌讲究意境和意韵,古文亦是。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此处,“徘徊”二字不仅逼真传神地写出了月亮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而且还写出了月亮对人的脉脉含情与无限眷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看到月亮之后的无限愉悦之情;“纵”字则点出了作者在浩瀚无边、浑然一片的情景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凌”字更是充分表现了作者超越世俗的飘忽之感。显然,只有深入理解这三个词,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描绘的浩瀚无边、宁静澄明、江天一色的意境,进而体味到其情景交融的意韵。

洪镇涛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教学应主要抓两件事:一是把握思路,即从宏观上了解作者写了些什么,领会文章的主旨和要表达的情感,把握行文的思路;二是品味语言,即了解作者是使用怎样的语言表达的和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我们教师要深入到语言里头品味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头一件事把握思路固然重要,但不是教学的重点,不可占用太多的时间,要尽量作简洁处理。第二件事品味语言是教学的重点,应该多花点时间,多下点力气。”教学现代散文是这样,教学古文也应该这样。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市育才中学)


Tag: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诗文教学
《古文教学必须字斟句酌》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