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写作教学对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的思考» 正文

对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的思考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写作教学   阅读:8468

概要:二、加强课外读写,培养习作素养习作素养是综合能力的反映。它包括思想认识、知识积累、观察分析、表达技巧、思维创新等能力。作文教学必须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课外联系生活多读多写,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1、广泛阅读夯实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总结出的写好文章的千古诀窍。而且他为实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壮语,一生“群书万卷常暗诵”。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广泛阅读可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为写作和发展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自己订阅报刊。每星期举办一次课外阅读欣赏课,鉴赏和评析中外名家精品。让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摘抄本,随时摘抄精悍的短文、精彩的片断和精练的句子。学生在广泛猎取知识信息的同时,还应尽力多背一些诗词、名篇、名言、警句。多读多背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经验和方法的积累,积累得多了,写作自然会出现质的飞跃。2、课外多练探索规律课外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写日记则是最佳举措。写日记有利于学生热爱生活,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尝到写作乐趣;也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提高思想认识,进而写出境界...
对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的思考,标签: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二、加强课外读写,培养习作素养

习作素养是综合能力的反映。它包括思想认识、知识积累、观察分析、表达技巧、思维创新等能力。作文教学必须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课外联系生活多读多写,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

1、广泛阅读夯实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总结出的写好文章的千古诀窍。而且他为实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壮语,一生“群书万卷常暗诵”。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广泛阅读可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为写作和发展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自己订阅报刊。每星期举办一次课外阅读欣赏课,鉴赏和评析中外名家精品。让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摘抄本,随时摘抄精悍的短文、精彩的片断和精练的句子。学生在广泛猎取知识信息的同时,还应尽力多背一些诗词、名篇、名言、警句。多读多背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经验和方法的积累,积累得多了,写作自然会出现质的飞跃。

2、课外多练探索规律

课外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写日记则是最佳举措。写日记有利于学生热爱生活,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尝到写作乐趣;也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提高思想认识,进而写出境界高的文章。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尽最大努力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郊游、登山、划船、参观工厂、农村,观看展览……这些有益的活动能拓宽学生写日记的渠道,激发了写作热情。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篇

学生的习作与成人的写作当然不能等同看待,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牵,辞以情发。”(梁·刘勰《文心雕龙》)“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宋·杨万里语)任何文章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经过互相碰撞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文字,形成话语文章这一物化形态的。写任何文章都要经历“物质——精神——物质”这样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双向转化过程,而促进这一转化过程的内在动因,便是现实交际的心理需要。据此《标准》要求“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一、取材

    1、激活表达动因,引入话题情境。

    以前的作文教学以命题作文为主,指导学生选材多从审题开始,让学生根据题意要求即命题人的意图去选取材料。如今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的自主性,《标准》建议“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苏教版习作教材力求每次习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能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并为儿童所喜欢。关键是激发表达兴趣,将学生引入话题情境。

    如国标本三年级上册“习作3”——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远处有山,天上有朵朵白云,近处一片树林,一条小河从树林里流出来,岸上有草有花。然后让学生添上几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为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看到了有自己参加绘制的这幅美丽的图画,尤其看到有自己添加的可爱的小动物,心里一定很高兴。这时要求学生把这幅画写下来,学生一定是很感兴趣、有话可说的。教师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引起学生表达动机,帮助确定话题范围,打开生活源头,激活已有经验,选取习作素材。

    2、瞄准交际目的,表现真情实感。

    选材的第一要则是真实,事物、现象、场景、事件都是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美丑善恶、抑扬褒贬都是自己切身体验、心意所指。真情实感哪里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捕捉鲜明的事物表象,并主动注入情感,才能获取真切感受和情绪体验。选材的标准还在于能否达到交际目的,起到交流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对象意识,要明白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应选取人家最想知道、最能打动人、让人信服的材料。这就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了解他人,能够换位思考,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

    二、构思

1、借助例文,领悟写法。

由口语交际为主开始进入书面表达,对儿童来说难度是不小的。怎么写呢?我们的想法是借助例文,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我们提供的例文是印在仿制的作文格上的,看上去就是一篇字迹工整、行款规范的小学生作文。例文的作者就是学生,用的是孩子的口气,写的是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说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抒发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情。

    2、联系实际,指导方法。

    例子只是起到帮助入门的作用,写作不能总是依赖例文。所以我们也要联系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头脑中组织材料,打好腹稿。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表达的实质是表现自我达于他人,进而影响他人。所以构思作文时,必须随时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怎样写才更能达到写作目的,提高表达效果?这样才能围绕目的,按照需要去斟酌详略取舍,剪裁组织材料,调整文章布局,而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或文章作法的固定模式去组装作文。

    三、起草

    起草是把构思形成的“胸中之竹”变成“手中之竹”,是“十月怀胎”后的“一朝分娩”,应尽快按构思好的整体框架一次成形。要克服重落笔轻构思的倾向,防止在整体思路还没理清的情况下就急于动笔,想一句写一句,写一段停一段的现象。起草要全神贯注,不要为外部干扰或个别字词分散注意力,或阈于局部的得失,为追求一词一句的完美大伤脑筋,打断整体思路的贯通。学生起草时,教师可以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为“二次指导”搜集反馈信息,也可对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但必须动作轻巧,轻声慢语,不能一发现问题就急于讲解,或随意插话打扰学生。

    四、加工

    1、教师要就习作初稿的修改加工作“二次指导”。

    修改加工不仅是对文稿的完善与升华过程,也是锻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起草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修改加工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作简要的提示指导。要让学生明白,对文稿修改加工“不光是语言文字之事,也是思想认识之事”,这是全面提高自己的好机会。可先从宏观人手,看基本内容,总体思路是否具体明确;再微观细查,看组词造句是否文从字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写作教学
《对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的思考》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