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策略例谈(罗进近)» 正文

“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策略例谈(罗进近)

[12-26 16:14:49]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968

概要: [2]这里不妨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几个赏析细部的教学例子来说明。《桥边的老人》中,老人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这里面交织着一种“怨”与“冤”得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言简意深的话语中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张力。《在桥边》中,“目送”暗恋姑娘的这个细节让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就立体和鲜活起来了。《牲畜林》中,朱阿的枪口“想对着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把人物举止和内心之间偏差描写得极其准确和传神,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慌中出错的心理。 《素芭》的结尾处,作者似乎不经意地写了一笔——素芭的丈夫“又相了亲”,便暗示着人物的结局是悲剧的,而非喜剧的。《娜塔莎》中对娜塔莎有一处语言描写:“索尼亚,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不能够”的三处反复使用,生动地刻画出了娜塔莎的蛮不讲理、失去理智的精神态度,反映了她的单纯又固执、善良又糊涂的个性,体现着托尔斯泰创作的“心灵辩证法”。《半张纸》中“一个大棺材和一个小棺材”、“下面的项目他已经无法辨认,因为他眼...
“品鉴文心”式阅读教学策略例谈(罗进近),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2]

这里不妨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几个赏析细部的教学例子来说明。《桥边的老人》中,老人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这里面交织着一种“怨”与“冤”得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言简意深的话语中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张力。《在桥边》中,“目送”暗恋姑娘的这个细节让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就立体和鲜活起来了。《牲畜林》中,朱阿的枪口“想对着德国人的胸膛,可是准星正对着的却是牛屁股”,把人物举止和内心之间偏差描写得极其准确和传神,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慌中出错的心理。 《素芭》的结尾处,作者似乎不经意地写了一笔——素芭的丈夫“又相了亲”,便暗示着人物的结局是悲剧的,而非喜剧的。《娜塔莎》中对娜塔莎有一处语言描写:“索尼亚,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不能够”的三处反复使用,生动地刻画出了娜塔莎的蛮不讲理、失去理智的精神态度,反映了她的单纯又固执、善良又糊涂的个性,体现着托尔斯泰创作的“心灵辩证法”。《半张纸》中“一个大棺材和一个小棺材”、“下面的项目他已经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等语句,表现着“他”面对家庭悲剧、人世沧桑的极度悲痛之情,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明人吕叔简在《呻吟语》中说“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见见”与“见不见”中,前一“见”字都是“看”的意思,而后边的“见”则指“能看到的”,“不见”即为“不能看到的”。简而言之,就是“看见能看见的,不难;看见不能(轻易)看见的,很难”。这话同样适用于今日的语文课堂,即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见见”,更要“见不见”。李海林教授也指出:“越是重要的价值,基本的价值,越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越难发现,越难掌握。”[3]品鉴文心也就是要“见”文本中“难见”、“难发现”的言语形式,就是要调动文字考证、句法分析以及语境阐发等文本细读手段,发现隐在文本之中的真意,还原文本的“原意”。比如,在教《诲人不倦》一课中的第1.15则时,笔者曾着重让学生细读文本后思考:为什么孔子的“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主张比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主张要高明一些?这个设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品味“无谄”“无骄”和“乐”“好礼”的细微差别,从而让学生去了解孔子的快乐观和礼学观。在教第3.8则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后思考:子夏引用的《诗经》的诗句时比别的版本的《诗经》诗句多了一个“素”,说明了什么?(生动地体现了子夏的博学风采)孔子为什么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做回答,而只是选择性地回答了“素以为绚兮”?如此一番细读之后,让学生“见”到了很多平时“不见”的地方,进一步理解到孔子教学的高明:既善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又善于高屋建瓴、触类旁通。

 “深度探究”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而作的教学努力。比如在教学《金岳霖先生》时,我们除了掌握人物个性有趣之外,应该去深度探究其“有趣的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即金先生的真性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再如,卡尔维诺故意把《牲畜林》中的人物喜剧化(朱阿、德国兵、老太婆和小姑娘等都有一定的喜剧效果)、场景宗教化(牲畜林简直像是“诺亚方舟”),从而把沉重的战争主题轻盈化。这些内容都是这篇小说需要咀嚼和深究的地方,也是执教者应该努力去抵达的文本的深处。再如笔者在执教《肖邦故园》时,曾以下面的材料作为课堂主问题来加以深度探究:

中国当代一位作家在《寂静的独语》一文中这样说道:“肖邦的音乐具有一种无法道明的特别气质。乐声悠扬飘来,听上去似乎是作家一不小心,让人窥见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寂沉思。------虽然肖邦远非首创钢琴独奏的第一人,但在他的手下,钢琴在历史中第一次被转型——成了倾诉个人心境的最佳手段。”

课堂讨论题:你认为肖邦的音乐是“寂静的独语 ”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这个探讨题直抵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品味到了文章的人文意蕴,从而达到了文本解读的一种深度和高度。

需要指出的是,深度探究又不能等同于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思想,肢解思想。朱自清先生指出:“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4] 我们现在重读朱自清先生的这段话还很有启发意义。当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把远超过学生认知的社会学、文艺学、写作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硬灌”给学生以显示着“过人学养”的过度阅读,与中学课堂的深度探究的教学设想是相违背的,应该引起重视和加以纠正。如把《桥边的老人》解读为“带有很浓厚的基督教隐喻色彩,真实地描写了西方一代青年救赎价值观的崩溃”,就是过度阅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