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三种方法讲诗歌——《诗词曲五首》教学后记(徐志耀)» 正文

三种方法讲诗歌——《诗词曲五首》教学后记(徐志耀)

[12-26 16:14:47]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599

概要:在设计《诗词曲五首》的教学时,我对五首诗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难点进行了思考。正如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所言,这五首诗均为传统名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但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为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积累及认知,很难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感染力。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涵,并且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些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学必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找到五首诗的共同之处,找到一条主线来贯穿五首诗的教学。其次我再思考如何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地感悟诗歌的内容。也就是如何依据诗歌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基于此,我对五首诗歌再次进行了仔细的研读。我发现,五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各异,或失望、或感慨,或表达视死如归的毅力,或展现豁达开朗的胸襟,也有对民生疾苦深刻的思索。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借古讽今,有的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有的将现实与想象融为一体。总之,情感不同,方法各异,似乎很难找到一条主线。但我注意到,诗人所表达的均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且通过具体的景、物、事展现出来,这让我联想到古代所说“诗言志”一语,这五首诗的作者...
三种方法讲诗歌——《诗词曲五首》教学后记(徐志耀),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在设计《诗词曲五首》的教学时,我对五首诗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难点进行了思考。正如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所言,这五首诗均为传统名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但这也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为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积累及认知,很难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感染力。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涵,并且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些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学必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找到五首诗的共同之处,找到一条主线来贯穿五首诗的教学。其次我再思考如何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地感悟诗歌的内容。也就是如何依据诗歌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基于此,我对五首诗歌再次进行了仔细的研读。我发现,五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各异,或失望、或感慨,或表达视死如归的毅力,或展现豁达开朗的胸襟,也有对民生疾苦深刻的思索。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借古讽今,有的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有的将现实与想象融为一体。总之,情感不同,方法各异,似乎很难找到一条主线。但我注意到,诗人所表达的均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且通过具体的景、物、事展现出来,这让我联想到古代所说“诗言志”一语,这五首诗的作者均在言自己的志,并且在表现的过程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由此,我找到了贯穿这五首诗的线索。

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地去感悟诗歌的内容,我依据教学情况的不同,先后采取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形象还原,我在布置预习时就开始采用,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从五首诗中任选三首诗,描绘一下诗歌中所展现出的诗人的形象。我想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仔细感悟诗歌的内容。作为预习题,我明白如此设计对学生的要求有些高了。但我考虑,即使学生只是简单地翻译一下诗歌,也能够对诗的内容有所了解。因为我的课在一、二节,我没有时间批改作业,只能在课上要求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结果我发现,的确不少学生仅仅是简单地翻译了诗歌,也有的学生简单地描写了诗人的形象,但出现了许多偏差。例如在描写《赤壁》时,有的学生写诗人杜牧高兴地发现了一节三国时留下的断戟。于是我在教学时,就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写诗时身处何地,依据诗句想象一下他的外貌、神态,动作,并推测他的内心活动。

我以《春望》为例,展示了一段例文:“在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一个孤单的身影久久在空旷的道路上徘徊。尽管外面春光正好,百花齐放,还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但他的眼中却只有悲伤与恐惧,泪水不时地从眼角滑落。他久久地向远方遥望,那是亲人所在的方向。他不由自主地将手伸入怀中,捏紧那几页薄薄的家信。破旧的帽沿边缘,几缕白发漏了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刺眼。”然后要求学生将诗句与文中的描写相对应,并提出这一课的学习目标——你读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我接着自然引出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我先以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与本诗的诗句对应,让学生了解诗歌写作的环境。然后再根据诗句

想象一下诗人的外貌、神态与动作。学生很快就从“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中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满脸沧桑的诗人形象,又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看到了诗人满脸的悲伤与凄凉。我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品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并且想象一下诗人的内心世界。我提示他们,在诗人的想象中,如果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故乡,他所见的会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学生们也就理解了他此时举目无亲,四顾茫然的悲凉心境。这时,再来解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学生也就理解了诗句的“沉舟”“病树”所比喻的正是诗人自己,他用这个比喻表达自己对前途的绝望。我再补充了刘禹锡的生平经历,结合他一生的遭遇帮助学生理解他此时的心情。

而在《赤壁》一诗中,我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先让学生以“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个动作为出发点,思考这个动作的含义。在此,我强调了两点:一是杜牧的时代距离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了600多年,铁制的兵器不可能存在这么久,我们之所以会误认为这兵器来自三国时代是因为诗人在后面引用了赤壁之战的史实,可见诗人是通过断戟引发他对于这段历史的思考。二是诗人身处的环境,当年战船密布、金戈铁马的战场已经变得一片沉寂,行走在这片荒凉的古战场的诗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通过上述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此时的神态,再结合学生的历史知识让他们明确赤壁之战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东风,杜牧如此写是另有深意。此时我再补充杜牧生平资料——当时杜牧身处唐朝已经衰落的后期,恰逢牛李党争时期,杜牧由于曾入牛党领袖牛僧孺幕府,也颇受牛僧孺器重,因而在李党当政的会昌年间,被李党领袖李德裕排挤出京,辗转于地方任职(也有材料认为李德裕排斥杜牧是因为鄙薄他的品行)。而当大中年间,牛党全面胜利,杜牧也被牛党的核心人物宰相周墀推荐入京。但此时的唐朝虽名为中兴,但衰败已经不可避免,因此杜牧屡屡上书请求出京。我再问学生,此处的东风所指的是什么?学生根据材料就明确了,东风指的就是机遇,而杜牧所感叹的是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可以一展才华的时代之中,机遇没有眷顾于他。我再要求学生想象一下此时诗人的形象及内心活动,进而完成练习要求。

在这一天的作业中,我要求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描写这两首诗中所展现的诗人形象。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基本上完成了这学习要求,但是具体内容还不够细致,于是我在第二课时首先利用两段学生作业讲解了描写的方法:“甲、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走在街上,他的脚步蹒跚,久久徘徊,想寻找记忆中的地点,寻找旧时友人的消息,却一个都找不到,最终只得一个人神情落寞地走着”;“乙、诗人白发苍苍,身处扬州,虽然漫长的贬官生涯即将结束,但诗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自己早已年过半百,想到时光飞逝,时代正在不断的前进,而如自己一般的旧事物都将被无情地淘汰。诗人心中一阵悲凉,只能借酒暂时消愁。”我指出甲文中所写的主要是诗人的内心活动,乙文则包括他身处的环境及动作,两者都符合诗人的形象,但均不够具体,应当结合起来再详细一些。接下来,我就要求学生用一段时间再来描绘一下《赤壁》中所展现的诗人形象,作为巩固的练习。

在接下来教学《过零丁洋》的过程中,我觉得仅仅描绘诗人的形象已经不够了,因为这首诗更多地表现了一种不屈的气节。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内容丰富法,也就是以诗句为核心,结合相关的背景、作者的经历及故事丰富内容,让学生具体实在地感受到诗句的内涵。在此,我首先引导学生还原了前两联诗句所记述的诗人的人生历程及国家个人的悲惨命运。我结合这两联诗句向学生介绍了这首诗写作的背景——厓山之战,并引用了文天祥的诗作来介绍这场战争的惨烈:“昨朝南船满厓海,今朝只有北船在。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当时宰相陆秀夫见败局已定,便背着南宋末帝赵昺投海,而军民投海以殉者达十余万人,海水尽赤。而文天祥此时就作为俘虏身处于元军主帅张弘范的战船之上,可以想象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悲凉。我再引导学生品读颈联两句,并指出惶恐滩在江西而零丁洋在广东,要求学生思考诗人将两者同时入诗有什么含义。学生也就发现这是诗人奋斗历程的写照,也是其无力挽救国家的心情的反映。此刻,诗人也要做出自己的决择,也就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其后,我补充了文天祥在此后被押解进京后,先后拒绝同僚、妻女乃至亡宋的小皇帝的劝降,最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亦无济于事,最终慷慨就义的事例。我又以“一经”为核心,引导学生认识文天祥的精神力量的源泉所在——儒家学者所强调的对仁义的坚守。我还引用了文天祥在起兵勤王时表达自己的心愿的话(“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及就义后的绝笔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来证明他的道德理想。

教学具有如此高的道理理想的诗歌,还是离不开相关的故事。因此我在教学结束后还补充了有关厓山之战的一个故事。一个姓陈的小兵被元兵的船捞了上来,而他的旧日长官正在这条船上。这位已经降元的长官见他心中有愧,就暗地塞一些干粮与水给他,不久元将下令将所有的俘虏都扔下海去,没想到大风忽起,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这位军官说他会法术可息风浪。这位小兵被放出来后,念了一阵咒,风竟然停了,结果他就被众人奉为神人,得到许多礼物回到了大陆。他后半生以算命为生,晚年定居于盱眙,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嫁给了一户姓朱的农民,后来随丈夫迁居于凤阳。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祖父,朱元璋后追封他为杨王。这个故事见于宋濂为杨王所写的墓志铭,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明白文天祥虽已死,但其精神未死,中国华夏并未灭亡。

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及张养浩的《山坡羊》时,我又采取了另一种方法,也就是分画面还原法,即将诗中的画面还原,要求学生描绘诗中的画面,以此来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及情感。我觉得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更多的是诗人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的,因此通过画面展现诗歌内容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时将全词分成了两幅画面,一幅是上半阙中诗人想象中的月宫,另一幅是现实中月光下的世界。我要求学生描述这两幅画面,并以此中心,联系起词中其余的诗句。我首先指出这首词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问句,源自于李白的《把酒问月》的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而李白的这一诗句亦有所本,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提出过相似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他们均是以渺小的个人向永恒的宇宙发问,发问的根源就是想知道自己在这个浩翰世界中的归宿。屈原在《天问》中也对宇宙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十二辰又是怎样来分划?太阳月亮又怎么悬挂天上?……月亮它具有什么德性啊,逐渐死去随即逐渐发光?)屈原在探索宇宙的起源,诗人同样在探究自身在宇宙间的位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中感到孤独。

在学生描述第一幅画面时,我特别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学生发现两幅画面均描绘出了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的情景,并且起舞的原因均是因为孤独之情难以排谴。但是,李白最终“无情游”结束了自己的想象,而苏轼却不能忘情,因而他开始关注现实的人生。学生描述第二幅画面时我强调了月光的徘徊不定与诗人自身的关系,实际“转朱阁,低绮户”的正是诗人自己,此处我将这月光与《记承天寺夜游》中平静如水的月光进行了比较,表现出诗人纷乱的内心世界。但苏轼毕竟是豁达开朗的,他最终以宽阔的胸襟来面对自己的孤独,将相隔千里之人均融入这片平静而美好的月色之中,向世间所有的有情人发出了良好的祝愿。我在后面补充了苏轼后来因乌台诗案入狱的事迹,说明他以豁达的内心来面对一切,因此他也就能够战胜接踵而至的残酷迫害,最终完成他生命的升华。

而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我将全诗划分为三幅画面,两幅为现实中诗人所见的场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激荡。我先要求学生描述这幅画面的情景,并品味其修辞手法。在此,我引用贾谊《过秦论》中“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一句来说明潼关的险要,并且指出此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之一。我又补充了《元史·张养浩传》中的相关记载,帮助学生了解张养浩此行的目的及作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我再让学生推测一下此时诗人的心态,身处历史风云的交际之处,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对历史兴衰的感叹都在他内心掀起了万丈波澜。

第二幅画面为“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我同样要求学生描述画面,并补充了《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覆压二百余里,隔离天日”,最终“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描绘,想象耗尽无数民力的宫殿一次次在王朝兴替中被毁灭。由此引入第三幅画面,也就是诗人想象中表现百姓疾苦的情景。我再补充了张养浩给元武宗所上的万言书:“(张养浩)疏时政万余言:一曰赏赐太侈……五曰土木太盛……。”“犯毒瘴,崩沦压溺,而死者无日无之。粮不实腹,衣不覆体,万目睊睊(juàn,侧目忿忿而视),无所控告,以致道上物故者,在所不列。”通过资料补充,让学生对画面的具体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设计之初,我原本计划是通过第一种方法来教学全课。但在实践中我觉得这对于学生的要求有些过高了。特别是在学生描写《过零丁洋》时,重复的描写内容过多。于是,我决定换一些方法。上述的两种方法我在平时教学中均采用过,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不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我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心理活动,把握其情感变化,围绕“诗言志”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我想,如此解读还是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最核心的情感。课后作业我除了让学生完成《评价》的规定作业外,还要求他们描写后两首诗的相关场景。从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附录学生练笔:

苏轼坐在椅子上,端着酒杯,凝望着月光,渐渐地他的心飞上了天空,眼前展现出天上的世界。只见一座座用美玉砌成的楼宇,青白色的楼发着光,美丽极了。但苏轼并没有想在这里很好。在他看来,这么高的地方一定很冷,而且孤独,还是那温暖的人间好。(王佳晨)

诗人看着明月,不禁联想到月宫,想到那里是否也有人间那么美好。深夜,月儿转过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银白色的月光照着诗人,好像给他披上了一件无形的外套,让他感到有些沉重。(王傲泽昊)

月光慢慢转过朱红色的楼阁撒向诗人,诗人举起酒杯对着明月,眼中泛着莹莹的沾光。“为什么月亮要在人分离时才变圆呢?”(倪永康)

诗人一个人孤独地站在窗边,抬头望着天空,默默地饮着酒。渐渐地他醉了,他开始在月下翩翩起舞,没有伙伴,只能与自己的影子相伴。(叶朝颖)

无数灾民在路两旁呻吟、哭泣,这里面有已过七旬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孩童,本都是该无忧自在的生活,却在这里受苦受难,忍饥挨饿,这天下怎就变成这样?!(王清)

张养浩站在山顶,望向受灾区,表情显得十分严肃。他望见自己所经过的长安的宫殿跨越,不禁想起了往事。……远远望去,作者站在,被风吹起的衣服正在飘动,像是他深长的叹息声。(周锦程)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