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秋声赋》教学设计» 正文

《秋声赋》教学设计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184

概要:师:所以清人郭珙评论说:“秋声本无可写,却借其色、其容、其气、其意引出其声,一种感慨苍凉之致,凄然欲绝。”(《古文评注》)秋天摧残万物,使草木凋零,山河变色,这是历代文人悲秋、恨秋的原因,种种感慨苍凉,有凄然欲绝之感,即由此而明确了。除了这些因素,还有没有其它因素?明确:有。作者紧接着说“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这是从秋天之义、秋天之心即自然的习性和社会的特征,也就是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角度来阐发秋声所具有的意义。围绕“秋声”,作者写秋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秋天属阴;行刑待秋而决、征伐待秋而举;乐有属西方的商调,律有属七月的夷则,商为哀伤,夷为杀戮;“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物当春而萌生,及秋而衰残;依自然规律,到了秋季即“物过盛而当杀”,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秋天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它就是以严厉惩罚、摧残万物为宗旨的,故而秋声和乐调的商声使人感到“物既老而悲伤”,则是非常自然的了。师:秋季是万物成熟衰老的季节,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秋季又是万物丰收过盛的季节,所以就要受到杀戮摧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所以下文就自然转到人生的无声之秋...
《秋声赋》教学设计,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师:所以清人郭珙评论说:“秋声本无可写,却借其色、其容、其气、其意引出其声,一种感慨苍凉之致,凄然欲绝。”(《古文评注》)秋天摧残万物,使草木凋零,山河变色,这是历代文人悲秋、恨秋的原因,种种感慨苍凉,有凄然欲绝之感,即由此而明确了。除了这些因素,还有没有其它因素?

明确:有。作者紧接着说“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这是从秋天之义、

秋天之心即自然的习性和社会的特征,也就是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角度来阐发秋声所具有的意义。围绕“秋声”,作者写秋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秋天属阴;行刑待秋而决、征伐待秋而举;乐有属西方的商调,律有属七月的夷则,商为哀伤,夷为杀戮;“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物当春而萌生,及秋而衰残;依自然规律,到了秋季即“物过盛而当杀”,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秋天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它就是以严厉惩罚、摧残万物为宗旨的,故而秋声和乐调的商声使人感到“物既老而悲伤”,则是非常自然的了。

师:秋季是万物成熟衰老的季节,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秋季又是万物丰收过盛的季节,所以就要受到杀戮摧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所以下文就自然转到人生的无声之秋,抒发秋之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读第三段)

明确:人的一生要受到外界的摧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长期的操劳奔波,足以使人从形体到心志受到磨难,这样必然会消耗人的精神。

不仅如此,人们有时还会受到自身的摧残,“而况思其力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自己的能力、才智都达不到的事,都要去思、去忧,这就使原来红润的面容变得枯稿憔悴,原来满头黑发变得斑白星星。

师:针对人生之秋,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人怎么能用并非金属、石

头的体质,想同一岁一枯荣的草木竞争生命力呢?

明确:“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人们总是在自我戕杀,自我摧残,那么又何必去恨秋、悲秋呢?换句话说,想想是谁的伤害造成这种情况(朱颜变枯,乌发变白),为什么去为自然界的有声之秋而感伤、痛恨呢?这是六一居士写这篇赋之本意,要人们不要去恨秋、悲秋!应该自悲、自恨。

师:他为何对“秋声”之来临有如此悲伤的感慨?

明确: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当时作者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因此,心情郁闷。这样的情绪和秋季气息正相统一,触物伤情,有感而发。

师: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又写到了唧唧的“虫声”和自己的“叹息声”,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秋声”呢?请结合全文来作解读。

明确:1.面对作者所抒发的如此深奥的人生哲理,童子不感兴趣也无法理解,所以他“垂头而睡”,进入梦乡,作者蓄积已久的深沉苦闷和悲凉没有人能理解。“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唯有四壁的虫鸣,与“我”一同叹息,此情此景是何等悲凉:秋风呼号,秋声凄切,长夜漫漫,虫声唧唧,悲愤郁结,无可奈何,只能徒然叹息。

2.这种宁静突出了“虫声”和作者的“叹息声”,是一种以静衬动的写法,与开头部分的以动破静遥相呼应,异曲同工。虫声也是一种秋声,韩愈《送孟东野序》曰:“以虫鸣秋,以风鸣冬。”这与开头“闻有声自西南来者”相统一,而“我”的“叹息声”也正是“秋声”的组成部分。行文至此,文章仍旧没有离开写“秋声”这一特定的题目。这样的结尾余音袅绕,发人深省,有一种文尽意不尽的效果。

三、概括提炼延伸

师:从刚才的解读中,我们发现作者能把无形的“秋声”写得栩栩如生、可触可感、摇曳多姿,全得力于作者的精心而巧妙的构思。全文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对比,作为结构的基本框架。前半篇写自然界的有声之秋,后半篇写社会人生的无声之秋。由状秋声到说秋义,再到抒秋情;从有声之秋转到无声之秋,从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一直到篇末得出结论。统一的意境气氛,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

师:“秋声”作为全文行文的核心与线索,在文中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关键之所在。我们采取用关键词语品读法紧扣“秋声”这一关键词语对全文进行了研习。这一方法在其他文本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下面请用“关键词语品读法”来回顾一下对鲁迅的小说《祝福》的学习。

明确:《祝福》一文最为关键的词语就是“祝福”。小说的故事在“祝福”声中开始,在“祝福”声中结束,在故事的进程中,作家又反复写到了“祝福”,所以,“祝福”在行文上起到了“线索”的作用,而且形象地展现了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悲惨的生命历程,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我们只要抓住“祝福”这一关键词语,就能了解故事的框架,了解人物形象及其意义,也能领会作家的艺术匠心,这就是“关键词语品读法”的价值。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文本学习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评点】

“实际教的”和“应该教的”要一致

范维胜

读了张正耀老师的《<秋声赋>教学设计》,欣喜之余,颇有几分担忧。

欣喜的是,张老师在设计教学《秋声赋》时,能够抓住“秋声”这一行文的主线索(请读者注意,我说是“主线索”而非关键词语),层层剥笋,步步推进,从整体感知到具体解读,直至最后的提炼引申,“文本研习”的环节清晰,朴实而又真实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张老师将人物的叹息声也归纳到“秋声”中加以分析评鉴,体现了他对于文本解读的独特性、深刻性。二是在提炼引申环节,联系了《祝福》的教学,教授给学生一种抓住“主线索”来解读文本、赏析文本的方法,令人惊喜。

但是,笔者读了张老师的《<秋声赋>教学设计》,更多的是担忧。为什么呢?

一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确定。《秋声赋》是苏教版第四模块第三个专题“笔落惊风雨”中第三板块“文以气为主”中的一篇“赋”。(这一专题的另两个板块是“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这一安排体现了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材处理时,能够让学生借助对文本的学习,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板块既然是“文以气为主”,学习方式的呈现是文本研习,教学时,我们就应该“因声求气”,借读悟文。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张裕钊《与吴至甫书》)当是学习这篇文“赋”有效的途径。而“赋”的“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特征教学更不可忽略。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审美张力,体味到决定文章高下的第一要素——“文气”。而张老师仅仅用的是问题引领的讨论,没有文本的研习,甚至没有一处“诵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秋声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