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 正文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349

概要:《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庄平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学会概括与归纳,触类旁通。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括,领会文章要旨;通过讨论,突破难点,深化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封建专制文化的钳制下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艰难,认识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对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贡献,对古代小说家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二、设计理念1.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与规律(重点)2.领会萧统关于文学定义的主张(难点)3.实践阅读概括能力(难点)三、教学步骤1.按时间顺序梳理史实,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了解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2.按史实归纳我国小说发展的两个特点,弄清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的关系。3.结合第一部分的史实,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四条发展规律,着重理解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的关系。4.训练学生实践概括的能力,并运用课文的观点阐释自己熟悉的事例,运用实例说明课文阐述的规律,养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概括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及其相关信息1.上古到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

庄平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学会概括与归纳,触类旁通。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概括,领会文章要旨;通过讨论,突破难点,深化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在封建专制文化的钳制下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艰难,认识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对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贡献,对古代小说家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

二、设计理念

1.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与规律(重点)

2.领会萧统关于文学定义的主张(难点)

3.实践阅读概括能力(难点)

三、教学步骤

1.按时间顺序梳理史实,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了解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

2.按史实归纳我国小说发展的两个特点,弄清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的关系。

3.结合第一部分的史实,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四条发展规律,着重理解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的关系。

4.训练学生实践概括的能力,并运用课文的观点阐释自己熟悉的事例,运用实例说明课文阐述的规律,养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概括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及其相关信息

1.上古到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其体裁为神话、传说,属口头创作,其特点是作为史实记载,同历史归于一类。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初具规模的时期,体裁为志人、志怪,代表作为《穆天子传》、《山海经》,乃稗官从民间收集而成,特点同上。

3.唐朝: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体裁为传奇,代表作有《长恨歌》、《李娃传》等,乃文人依据传说创作而成,其特点为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动人、结构完整、文辞华美。

4.宋朝:古代小说的发展时期,体裁为话本,乃民间说书人说书的底本。

5.明清时期:古代小说由进一步发展到高潮最终达到顶峰的时期,体裁有拟话本、演义小说、世情小说等,代表作分别有“三言”“两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分别是文人模仿话本进行创作、文人采用民间传说进行再创作、文人独立创作。

(二)讨论

1.文学的一般定义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或称“语言艺术”。梁代萧统提出的文学定义则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他所指的文学并不包括小说,课文在综述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时,为什么特别介绍他的文学定义?他的文学定义与一般的文学定义有什么相通之处?

明确:“义归于翰藻”是讲求文采,揭示了文学的本质是“语言艺术”。“事出于沉思”是虚构想象,它是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方法。这是两者的相通之处。萧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的人。他的文学定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对古代小说的创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两大特点

明确:①从民间创作到文人独立创作,②从记实到虚构

(三)概括古代小说发展的四条规律

提示:根据文中“其一”、“还有”、“再有”、“另外”等词语进行概括。明确:

1.中国的小说来自民间,它的发展进步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它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2.我国古代小说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

3.我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多立足于现实。

4.我国古代小说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四)讨论

1.我国古代小说的源头是什么?为什么说史传文学不是源,而是流?

明确:史传文学和古代散文、古代寓言等都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有过作用,但它们都不是源,而是流。这是因为:史传文学与神话传说不同。史传文学重“实录”而不允许“虚构”,神话传说是虚构的产物。我国古代小说又是以想象、虚构为特质的,它与神话传说一脉相承。所以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源头是神话传说,而不是史传文学。

2.为什么要以《西游记》为例来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

明确: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神怪、妖魔的小说就是《西游记》最为出色,最有影响。但《西游记》的故事又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既然《西游记》这样著名的神怪、妖魔小说都取材于现实,离不开现实生活,其他的小说就更要立足于现实了。

3.我国古代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表现在哪里?

明确:①在封建统治文化中处于正统地位的文学样式首先是诗歌,其次是韵文、散文。我国古代小说在整个封建统治时期没有任何社会地位。②我国古代小说家大都穷困潦倒,不受人尊重,也没有社会地位,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

五、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五个阶段:①上古先秦两汉②魏晋南北朝③唐朝④宋朝⑤明清时期

     两个特点:①民间创作到文人创作②记实到虚构

     四条规律:①来自民间②受史传文学影响③立足现实④受封建文化摧残

六、教后感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深化教材内容

对教材作了深入的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深化了学生的思维。如:关于文学的定义,课文为何要引用萧统的主张?这是难点所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对难点的突破。突破了难点,跨越了障碍,学生的思维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讨论对话的过程中,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理解进行有效的交流、碰撞,进而被吸收、内化,学生的思维也就更深刻、更丰富。

二、概括教材内容

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语言概括能力是语文水平的体现。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就进行了有效的概括。如:概括古代小说发展的脉络、历程,归纳出古代小说的特点;概括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通过这些概括的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以及由表及里进行归纳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强化。

[1] [2]  下一页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