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典诗文学练堂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 正文

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典诗文学练堂   阅读:8369

概要: 咸来问讯咸,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 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
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标签: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咸来问讯咸,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 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 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十、醉翁亭记
      1、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环滁(chù)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 伛偻(yǚ lǚ)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 颓然(tuí) 阴翳(yì)
   3、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4、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古典诗文学练堂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
《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