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典诗文学练堂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 正文

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典诗文学练堂   阅读:8369

概要: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8、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9、中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11、练习,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你怎么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
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标签: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8、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9、中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生机。
   11、练习,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你怎么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一、生字、重点词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重点词:任:责任,担子。 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 ……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困之苦” 拂:违背,逆,不顺。乱:干扰,错乱。
   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重点词: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征验 。 喻:明白,了解。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重点词:入:在里面,指国内。 出:在外面,指国外。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读bi,辅佐。 恒:常。
   句义: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词:生:生存发展。
   句义: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问题设计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
   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三、思考、应用。(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玉汝玉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八、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志: 处之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具:详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古典诗文学练堂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
《中考必考文言课文重难点点拨》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