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文教学“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的理解» 正文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的理解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诗文教学   阅读:8616

概要:“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的理解杨其滔归有光散文名作《项脊轩志》,有“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句,粤教版教师用书语文(必修②),把这句话翻译成“我从门外向你母亲回答”。这句译文,把老奶妈回答母亲问话时的地点,确定在房屋的外面,这和文章的有关内容严重冲突。文中,母亲在问老奶妈“儿寒乎?欲食乎”之前,“以指叩门扉”,这种先敲门再问话的举动,暗示是站在门口问话的,如果老奶妈也是站在门外回答,则两人是都站在门口,面对面问答,既然如此,母亲还需要“以指叩门扉”吗?老奶妈还能把自己的回答说成“我从门外向你母亲回答”吗?可见,这句译文毛病很大。要解决这句译文的毛病,只要再找出母亲先敲门再问话的第二个暗示即可。母亲为什么在问话前要先敲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奶妈所在的房屋的门,是关起来的,老奶妈和孩子就在屋内。后来孩子哭了,母亲在附近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过来看一下,发现房门关着,自然是先敲敲门,然后再问话。如果老奶妈的房门不是关着的,母亲的敲门,就显得多此一举,甚至会成为文章的败笔。挖掘出这个被作者隐匿于文章中的真实情节,非常有利于对这句话的理解。《语文学习》杂志曾刊载《屋内,还是屋外?》一文...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的理解,标签:古诗文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的理解

杨其滔

归有光散文名作《项脊轩志》,有“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句,粤教版教师用书语文(必修②),把这句话翻译成“我从门外向你母亲回答”。这句译文,把老奶妈回答母亲问话时的地点,确定在房屋的外面,这和文章的有关内容严重冲突。文中,母亲在问老奶妈“儿寒乎?欲食乎”之前,“以指叩门扉”,这种先敲门再问话的举动,暗示是站在门口问话的,如果老奶妈也是站在门外回答,则两人是都站在门口,面对面问答,既然如此,母亲还需要“以指叩门扉”吗?老奶妈还能把自己的回答说成“我从门外向你母亲回答”吗?可见,这句译文毛病很大。

要解决这句译文的毛病,只要再找出母亲先敲门再问话的第二个暗示即可。母亲为什么在问话前要先敲门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奶妈所在的房屋的门,是关起来的,老奶妈和孩子就在屋内。后来孩子哭了,母亲在附近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过来看一下,发现房门关着,自然是先敲敲门,然后再问话。如果老奶妈的房门不是关着的,母亲的敲门,就显得多此一举,甚至会成为文章的败笔。挖掘出这个被作者隐匿于文章中的真实情节,非常有利于对这句话的理解。

《语文学习》杂志曾刊载《屋内,还是屋外?》一文,发表对这句话的新见解。该文作者认为老奶妈回答母亲问话的地点就在屋内,并且把其中的“从”译为“在”,把其中的“外”译为“后”,把其中的“为”译为“与”,把全句话翻译为“我在房门后与她应答”。

我认为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这样:

句中的“从”,应作“依从,依顺”解释。就这句话及其上下文来看,老奶妈是按照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而“应答”的,换句话讲,老奶妈是依从(依顺)母亲的问话而回答的,因此,这个“从”这样翻译,语言环境有其存在的确切理由。就“从”本身的意义来看,“依从,依顺”这个义项,在古文中使用广泛,例如:

①从道不君,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③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备必喜而从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句中的“外”,应作“外面”解释,“板外”就是门板的外面,即门外面。根据上文分析,母亲就是站在门外面,向屋内的老奶妈问话的,这是文章的事实。不过在这句话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板外”是一个纯粹表示方位的词,因为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借代”的表现手法,用“方位”来借代方位中的人物或事物,“板外”的实际含义,既包括了“板外”的母亲,又包括了“板外”母亲的问话。

句中的“为”(读wèi),应作“给,向”解释,“相为”是介宾前置的倒装结构,正常语序是“为相”,“相”是代词,指动作偏向的一方,这里指“应答”这个动作的偏向方,即指接受“应答”的母亲,“相为应答”意为“给你母亲一一回答”。

综合以上分析,“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的完整翻译是:我依从门外你母亲的问话,给她一一回答。如此翻译,能够突出老奶妈一个感人的细节——百分之百依照母亲的问话回答她。这个细节与上文母亲“以指叩门扉”的细节,相互映衬,共同展示人性之美——两人都非常尊重对方,对母亲来讲,是尊重仆人,对老奶妈来讲,是尊重主人。这是《项脊轩志》中充满人性光彩的一笔,我们怎么能够忽视呢?

(作者单位:广东海丰县红城中学)


Tag: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诗文教学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的理解》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