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雪素来为人们所喜爱,它让人情思飞动,浮想联翩。1924年暮冬北京的一场落雪,让鲁迅先生诗意顿生,写下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雪》。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鲁迅先生笔下雪的美,感受蕴藏在其中的情感。(板书课题,在右上角写目标:1.赏雪之美2.悟雪之情)
二、赏雪之美。
1.朗读:首先,我们来读课文,请女生读1-3段,男生读4-6段。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分角色读。
2.品析:
(1)江南雪的特点
①江南的雪像女子一样柔美,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表现其特点?(滋润美艳)
②它的滋润和美艳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现?
③鲁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它的滋润美艳?
(2)朔方雪的特点
①朔方的雪具有什么特点?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呢?
②如果说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是一种柔美,那么你认为朔方雪的如粉如沙,蓬勃奋飞是一种怎样的美?
3.过渡:同样是雪,为什么南北方不一样呢?鲁迅仅仅是为了写南北方的雪景么?既然不是,他在雪景中寄寓着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来细细品味一番。
三、悟雪之情。
1.从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景中,同学们品悟出什么样的情感?(由景到人,联系社会背景:蓬勃的生机、美好的景象、快乐的生活、童年的回忆——美好世界)
2.那么蓬勃奋飞的朔方雪景又带给大家什么样的体验呢?(联系社会背景,体会战斗精神)
3.文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种不屈的斗争精神?你是怎么理解的?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4.小结: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以江南雪景寄托了追求美好的心境,用朔方雪景抒发了同严冬一样的黑暗社会不屈斗争的激情,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在鲁迅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世界的炽热追求中融汇统一。
四、作业:同学们,毛主席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人民称他为“民族魂”,所以,我请同学们在课后读点鲁迅,因为“读点鲁迅,你的生活将充满活力,你的生命将感到充实,你将坦荡荡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