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正文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438

概要:《幽径悲剧》教学实录一、以题切入,走进幽径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同学们看题目,如果把题目切割成两个部分,应当如何切割?生:幽径是一个部分,悲剧是一个部分。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出段序,找出文中写幽径的段落。生(默读):文章第一段到第六段写的是幽径。师:以怎样的语言进行收束?生齐读:“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师:请同学们细读这部分的内容,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可以找文中的词语作答。生(圈点细读):这是一条平平常常的幽径;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幽径;这是一条颇不平常的幽径;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等。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看,有两处是矛盾的。你们看出来了吗?生:“平常”与“颇不平常”相互矛盾。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矛盾吗?生(疑惑):不矛盾,可我们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文,找出能够回应“平平常常”的词语或短语。生:“司空见惯”、“天天见面”、“有二三十年之久”、“漠然”。师:非常好!这些词句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我们能从中搜寻到怎样的信息?生(齐读):作者与这条幽径很熟悉,很熟...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一、以题切入,走进幽径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同学们看题目,如果把题目切割成两个部分,应当如何切割?

生:幽径是一个部分,悲剧是一个部分。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出段序,找出文中写幽径的段落。

生(默读):文章第一段到第六段写的是幽径。

师:以怎样的语言进行收束?

生齐读:“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师:请同学们细读这部分的内容,思考:这是一条怎样的幽径?可以找文中的词语作答。

生(圈点细读):这是一条平平常常的幽径;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幽径;这是一条颇不平常的幽径;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等。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看,有两处是矛盾的。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平常”与“颇不平常”相互矛盾。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矛盾吗?

生(疑惑):不矛盾,可我们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文,找出能够回应“平平常常”的词语或短语。

生:“司空见惯”、“天天见面”、“有二三十年之久”、“漠然”。

师:非常好!这些词句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我们能从中搜寻到怎样的信息?

生(齐读):作者与这条幽径很熟悉,很熟悉,他们相识二三十年之久了。

师:二三十年的相识,自然是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了。那么,平常的事物就不美了吗?

生:不是。平常的事物同样很美。

师:刚才同学们说幽径颇不平常,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呢?

生:这条幽径一年四季翠色在目,春夏秋冬风景如画。

师:是啊!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之美,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描写幽径四季的语句,说说作者蕴含其中的情味。

生:“这里的景色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表达出作者的感受。

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凄清中又饱含浓烈”;“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绿色更加浓烈”等语句都可以看出这里的景色给人无穷的感染力。

师:这种感染力彰显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这种感染力彰显的是一种蓬勃昂扬,锐意进取的精神。

师:这两个词表达得特别到位,幽径不但四季景色如画,而且它承载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能给人以奋发的力量。除此以外,请同学们再来细读,幽径究竟还有怎样的不平常?它与什么相互关联?

生:作者在第二段中说到,这一条路是同《红楼梦》有一些联系的。

师:作者在一次《红楼梦》的展览上遇到这条似曾相识的小路时,他把这条路与这部伟大的作品相互联系,当某种事物与伟大的文学作品相互关联时,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生:这条路历史悠久,有文化底蕴。

师:所以,作者说这条路有来头,其实就是在表达着某种意念,这条路底蕴深厚!那这算不算不平常呢?

生:当然算啊!原来幽径景色不平常,精神不平常,底蕴不平常!

师:概括得好!平常之于不平常,并不矛盾,并不相悖。那同学们再回头想想,作者在总括这部分的内容时,用一个怎样的词评价幽径?有何意义?

生:神奇。神奇是作者对幽径的一个极高的评价,可以看出它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分量很重。

师:幽径在作者心目中地位如此之高,那有没有什么事物超过幽径了呢?

生:古藤萝。


二、蓄势待发,走进古藤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写古藤的段落。

生:第七段到第十段。

师:这是一株怎样的古藤?

生:无棚无架的古藤;盘曲而上的古藤;苍黑古劲的古藤;香气幽远的古藤;花开繁茂的古藤。

师:这里从不同的着眼点为我们描写了古藤,请同学们选择某一句说说描写的佳处,运用我们先前讲过的方法。(在赏析描写性的语句时,抓住关键词语,指出相应的描写方法,由此延伸,体会作者蕴藏于中的意蕴,以及作者流露的情感)

生:“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观,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这里运用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着眼于人的嗅觉、听觉,形象细致地描写了古藤花香的幽远,透露出作者对古藤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接着来看,作者在描写古藤的时候,还抓住了它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生:作者抓住它的形态,它的粗干,它的花朵叶子等进行描绘。

师:这些描写中透露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喜爱。

师:我们在学《都市精灵》的时候,曾经学过一个词,它与喜爱是近义词,但比喜爱表达的感情更深,还记得是哪个词吗?

生:钟爱。

师:那就可以这样说,作者对古藤充满了钟爱之情。在作者心中,古藤还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如何评价它的呢?

生:“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生:“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

生:“它成了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师:我们把评价藤萝的短语连缀起来组合成一句话表述一下。

生:“古藤是神奇的,是最有特色的,它给我的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它是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在评价某种事物或者某种现象的时候,要用到什么表达方式?

生:议论。

师:作者在评价古藤的同时,也直接写出了他内心的感受,请同学们找出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语句。

生:“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的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作者这里直接抒发了他内心的感受,有两个词语很显性,很直白,是哪两个呢?

生:悲愤,惆怅。

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这样的情绪缘何而来?请同学们联系起第九段思考。

生:十年浩劫给作者留下了人生重创,在那样的岁月里,人与花木都遭受了打击。

师:是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伤痕累累的十年,不堪回首。许多人难逃此劫,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非但如此,连花木也未能幸免,以资产阶级的名义将这些美的事物毁于一旦。当时的作者同样难逃厄运,回首那段往事,多少伤痛沉淀心底。而当伤痛袭于内心的时候,谁给了他一点慰安呢?

生:是古藤。那场浩劫,唯独古藤幸免遇难,所以古藤成了作者心中的寄托。

师:照这样说来,古藤见证着世事的沧桑变幻,见证着作者的人生轨迹,成为作者寄托所在,理想所系。既然这样,古藤在作者心中的该有多么重要?请同学们用几个成语来表达其重要性。

生:不可或缺;举足轻重;无可替代

师:在作者眼中,古藤似乎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它能够萦系作者的情怀,能够聆听作者的心声,她已经成为作者惺惺相惜的——

生(异口同声):知己。

师:既然如此,如果古藤不再,古藤被毁,如果作者失去古藤,内心会有怎样的动荡呢?

生:痛苦、伤心、失落、难过。

师:失去以后的故事留待下节课再叙。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