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游褒禅山记》指瑕» 正文

《游褒禅山记》指瑕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890

概要:《游褒禅山记》指瑕吕德春作为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游褒禅山记》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后世论者认为,本文艺术技巧纯熟,叙述简洁,议论深邃,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在内容上阐述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焕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辉。 其时,王安石三十四岁,风华正茂,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回家探亲,四年之后就上万言书,力倡改革,十二年后即官拜宰相,主政新法,本文强调志、力与外物,折射出了王安石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思想特质,如梁启超所言:“曾文正谓学荆公文,当学其倔强之气,此最能知公文者也,”从中尤可发现其日后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革新精神。诚如林纾所评:“此文足以概荆公之生平。‘志’字是通篇之主,谓非定力以济之,即有志亦复无用。故公之行新法坚决,不信人言也。所谓‘无物以相之’,相者,火也;火尽又焉得至?故行新法亦须人以助。武灵王行新法,有肥义诸人相之;公不得韩、富为之相,专恃吕惠卿、李定辈,无济也。‘于人可讥’,则指同时指斥新法者;‘在己为有悔’,非悔新法之不可行,悔新法之不竟行也。‘尽吾志’三字,表明公之倔强到底,不悔新法之不...
《游褒禅山记》指瑕,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游褒禅山记》指瑕

吕德春

作为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游褒禅山记》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后世论者认为,本文艺术技巧纯熟,叙述简洁,议论深邃,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在内容上阐述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焕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辉。

其时,王安石三十四岁,风华正茂,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回家探亲,四年之后就上万言书,力倡改革,十二年后即官拜宰相,主政新法,本文强调志、力与外物,折射出了王安石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思想特质,如梁启超所言:“曾文正谓学荆公文,当学其倔强之气,此最能知公文者也,”从中尤可发现其日后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革新精神。诚如林纾所评:“此文足以概荆公之生平。‘志’字是通篇之主,谓非定力以济之,即有志亦复无用。故公之行新法坚决,不信人言也。所谓‘无物以相之’,相者,火也;火尽又焉得至?故行新法亦须人以助。武灵王行新法,有肥义诸人相之;公不得韩、富为之相,专恃吕惠卿、李定辈,无济也。‘于人可讥’,则指同时指斥新法者;‘在己为有悔’,非悔新法之不可行,悔新法之不竟行也。‘尽吾志’三字,表明公之倔强到底,不悔新法之不善,而恨奉行者之不力。……按至和为仁宗年号,公实未相,新法亦为萌芽,吾言似少近穿凿锻炼。不知言者心声,公之宿志如此,则异日之设施亦正如此。”

而我读罢《游褒禅山记》,除了对本文深刻的见解表示赞同之外,也有一些粗陋看法求证于方家。

追根溯源,写景状物之文的构思关键是处理好景象与情理的关系问题。换言之,作者是先受到景象的触发自然生出情思或感悟的“缘景生情”,还是先产生了情思或感悟再去寻找景象载体的“以情索景”?如果是前者,那么作者只需将自己的主观感思融于对景物的描摹之中,营造融情于景、物我为一的审美境界,便可以引导读者披文入情,使读者获得心灵上的感动或共鸣;如果是后者,那么就需要“先入为主”,为抒发自己的感悟“苦苦”寻找寄托之景,后者意味着一个相当被动的过程,因为即情索景必然要大费周折地做好景象与情理的“无缝”对接问题,否则便会有生硬之嫌。

《游褒禅山记》倾向于后者。为论证“非有志者不能至”和“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这两个作者多年历练而得到的人生观点,王安石将游览褒禅山的丰富经历完全裁剪成了一个“忠心耿耿”的论据。作为古代记文惯用格式的尾段暂且不议,这里简析一下作为文章主体部分的前四段。这四段在逻辑上形成严严实实的一一对应关系,特别是二、三两段,“对号入座”的雕琢迹象甚为明显:“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对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对应“险以远,则至者少”,“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对应“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对应“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对应“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对应“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是个严谨认真的人,其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游览名山,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等处可以看出,他在游山之前必然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必然欣赏了诸多佳山秀水,奇树异草,留下诸多美好的视觉记忆。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显然“忍痛割爱”,摈弃了许多绝佳的写作素材。这种写法多为论者赞赏,如李光地:“深情高致,穷工极妙。”(《唐宋文醇》卷五十八),沈德潜:“用笔最折。”(《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现代人则认为其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圆融一体,堪称妙笔!对此我不能完全认同。山水游记地写法固然不拘一格,但是应该自然地融情于景,以对自然风物的描摹为要事,将情理巧妙地融入到这种描写之中,方能更胜一筹。即使是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如能插入一些“闲笔”、“曲笔”等做点缀配饰,就会摇曳生姿,富于枝繁叶茂之美。而删除蓊郁之枝叶,只留下一根赤条条的主干,那恐怕是一种病态的美吧!

纵观古代的一些经典记游类散文,如《石钟山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篇什大都讲求句式的灵活变化,整散之句相得益彰,长短之式参差错落,感情激荡处如大江奔涌汪洋恣肆,情绪低徊处似细流潺湲窃窃私语,颇显跌宕起伏、开阖吞吐之大观。而细读《游褒禅山记》不难发现,全文以判断句式居多,语气助词密集出现,一步一注,语言工稳有余而灵动不足;环环相扣,文字缜密有余而疏朗不足。强烈的考证之风固显治学之严谨,却也带来一股老气横秋之风,理趣有余而情趣不足!

梁任公曾经将王安石与苏轼的文风进行了一番比较,“东坡之文美矣,虽然,纵横家之言也。词往往胜于理。其说理虽透达,然每乞灵于比喻,已足征其笔力之不足;其气虽盛,然一泄而无余,少含蓄纡郁之态。荆公则皆反是。故以东坡文比荆公文,则犹野狐禅之与正法也。”在笔者看来,这番论断有失公允。东坡之文确如纵横家之言,却不会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更不会因气盛而“少含蓄纡郁之态”。关于创作理念,苏轼自己有段话:“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相形之下,《游褒禅山记》倒是显得因气伤文,一泄无余。这一点可以从本文的表达方式看出。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写景记游之文应该偏重于叙述与描写,追求意在言外、曲径通幽的表达效果,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绘声绘色,使读者在“山”中流连游走之际自然而然地识得“庐山真面目”,领略情思理绪。而本文显然着重于个人观点的直白阐述。在将一些自己钟情的景点匆匆地概述一番之后,王文公便通过“于是余有叹焉”,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人生体会公之于众,而且从议论语气来看,作者相当沉醉于此。至此处我们方才明白,原来作者在前面的所有叙述文字都是在“忠实”地做着后面议论的铺垫,而且照应得密不透风!

王安石官拜宰相,主政变革,颇有政治作为;其力倡诗文革新,矫正浮靡文风,亦有文学成就。其不少作品雄健峭拔,独树一帜,而本文却在某些地方显出板滞生硬之弊。或许正如梁任公所说:“彼七家者,皆文人之文,而荆公则学人之文也。”因为荆公“湛深于经术而餍饫于九流百家”,学养深厚,所以其文呈现学术文章的风气,而山水游记则既可讲究理趣,更要追求景趣、情趣!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