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项脊轩志》文本解读» 正文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610

概要:《项脊轩志》文本解读周璟在明代散文中,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艺术珍品。作者叙写了当年的书斋,回顾了自己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生活和志趣,引出自己同祖母、母亲及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全文形散神聚,文淡情浓,极具艺术感染力。第一层次——显性内容文章以补记为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至“殆有神护者”,第二部分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纵观全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其中。第一条:作者用一间旧书斋——项脊轩作为线索,将事件与人物联系在一起。外有项脊轩的变迁,内有身世之感慨和思亲之哀伤。虽然全文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琐事,追念的又是三代女性(祖母、母亲和妻子),时间跨度比较大,但所写之人、所记之事,都与项脊轩有关,所以读起来没有琐碎的感觉。尽管后一部分是补记,但前后文脉贯通,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第二条:作者用“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情作为线索。先写“多可喜”。项脊轩是“百年老屋”,狭小、破漏、昏暗。经过修葺,轩内不再漏雨,而且明亮起来了;轩外,种植花木,“亦遂增胜”。白天,轩内作者自由尽情地读书,轩外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月明之夜,桂影斑驳。这是多么...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

周璟

在明代散文中,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艺术珍品。作者叙写了当年的书斋,回顾了自己青年时代刻苦攻读的生活和志趣,引出自己同祖母、母亲及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全文形散神聚,文淡情浓,极具艺术感染力。

第一层次——显性内容

文章以补记为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至“殆有神护者”,第二部分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纵观全文,有两条线索贯穿其中。

第一条:作者用一间旧书斋——项脊轩作为线索,将事件与人物联系在一起。外有项脊轩的变迁,内有身世之感慨和思亲之哀伤。虽然全文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琐事,追念的又是三代女性(祖母、母亲和妻子),时间跨度比较大,但所写之人、所记之事,都与项脊轩有关,所以读起来没有琐碎的感觉。尽管后一部分是补记,但前后文脉贯通,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第二条:作者用“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情作为线索。先写“多可喜”。项脊轩是“百年老屋”,狭小、破漏、昏暗。经过修葺,轩内不再漏雨,而且明亮起来了;轩外,种植花木,“亦遂增胜”。白天,轩内作者自由尽情地读书,轩外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月明之夜,桂影斑驳。这是多么和谐、幽雅的小天地啊!这方天地是属于作者的,人居其中,有书可读,有景可赏,自然“可喜”。

次写“亦多可悲”。一是叙述大家庭的离析。轩外庭院始由篱笆后由墙分隔,文中墙“往往而是”,“凡再变矣”,透出了作者对大家庭离散、败落的无可奈何的悲叹。二是记叙由老妪口述的有关先母爱子的言行。“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早逝的无限悲痛。三是回忆祖母的关爱、赞许和期盼。从束发读书到写作本文,不过三年时间,祖母却不在了,然而祖母激励他的遗物仍在,作者睹物思人,无比悲伤。

再写自己轩中读书情景和小轩四遭火灾而不被焚毁的奇事。其间暗含着轩中读书之“可喜”,与轩遭火灾、自己读书还未得志之“可悲”。

课文的最后两节是补记与妻子在轩中的美好时光和妻亡之后的情形。文章仍以“多可喜,亦多可悲”为线索组织文字。妻子生前“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可喜”之情毕现;“妻死,室坏……余久卧病无聊”,轩前庭中“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可悲”之感顿生。

第二层次——隐性意脉

“情”是文章的主线。作者的情在那百年老屋剥蚀的斑斑痕迹里,在那渗漏的尘土与雨水里,在那环视四周而无可置放几案的情景里,在那一过中午就昏暗的光线里。此情为的是反衬修葺之后的喜悦,又暗含家族没落的伤感。作者的情在那修整一新的砖瓦、窗户、垣墙里,在那反照的日影里,在那自己亲手种植的兰桂竹木里,在那朱颜已改的栏杆里。此情暗含修整房屋之后发奋苦读、重振家业之志。作者的情在那堆满书架的书籍里,在那或仰或卧或歌或啸的自在里,在那小鸟啄食而人至不去的蹦蹦跳跳里,在那“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图画里。此情是安静读书之乐啊。以上围绕项脊轩的翻新而抒情,其旧之哀是为了衬托新之喜,也暗含了作者重振家业的理想。

而后,作者的情在诸父分家的伤心往事里,这是家族衰败之悲。作者的情在,在母亲的轻叩柴门的声音里,在母亲“儿寒乎?欲食乎?”的询问里。这是母亲的关切之情。作者的情在大母的“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疼爱与兴奋里,在大母离去时轻轻关门的动作里,在大母拿来的那块象笏里。这是大母的疼爱、兴奋与期望之情。作者的情在那吾妻来归之后时至轩中向我问古事的情景中,在妻子一笔一画学练字的认真里,在妻子学着诸位小妹的口气转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的开心里,在妻死之后破败而无心修整的小阁子里。这是与妻生活幸福而短暂之情。以上之情,皆因物是人非,加上自己科举无成,重振家业无望,因而无论关爱、兴奋、期望,投影在作者心头的,都是深深的伤感。

第三层次——文体张力

首先,本文的标题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不在写轩。看似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他怀念的是人,是他所挚爱的先大母、先母和亡妻。文章妙在写人却不是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项脊轩成为连接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枢纽,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这样的构思使作品不仅结构严谨,而且显得别具韵味。

其次,全文所记叙的都是居家琐事,但作者却善于通过富于特征的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现人物关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文中具体生动的描绘出一种纷扰杂乱的景象和气氛,“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亭,”以此来表现封建家庭的离析和败落。又如在写亡妻时,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平平淡淡两件事,却已是把夫妻间的深厚感情生动的表现出来了。

最后,本文风格质朴自然,毫无矫饰,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辞藻来做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静而不露声色的叙写往事,字里行间,却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全文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语言简洁、生动,以情动人,感人至深,具有“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特点。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