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创新型**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把**建设成为国家、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型城市。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一是破除在落后、困难面前,封闭保守、不敢进取、瞻前顾后、无所作为的旧观念,树立知难而进、敢为人先、扩大开放、抢抓机遇的新观念。进一步更新观念,摒弃保守思想,树立先进理念,以世界的眼光审视我市
www.suxue6.com 科技工作,以思想解放促进工作创新,以工作创新推动全面发展,为我市建设创新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是破除在发展思路上过度依赖比较优势,在发展理念上片面追求经济规模和速度的旧观念,树立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优化结构、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观念。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制定规划计划、完善政策措施、配置科技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紧紧围绕力争原始性创新,做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检验科技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加快推进创新型**建设。
三是破除固守部门、局部狭隘利益和目光短浅的旧观念,树立顾全大局,上下联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科技创新营造宽松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奠基铺路的新观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总目标,以科技创新作为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找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突破口和链接点,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建设现代农业、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作用。
四是破除庸、懒、散、僵、浮等旧观念,树立干事创业、和衷共济、大胆创新、真抓实干的新观念。把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来发展科技,加强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支撑,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食住行等问题,使科技创新的成果充分惠及人民群众,让科学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科技政策,保障研发经费足额投入
建立全方位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一是继续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提高我市企业和科研人员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二是要完善和加大兑现科技优惠政策力度,鉴于目前个别政策难于落实,特别是激励资金难于到位,继续完善有关政策,制定可行措施,激发我市企业创新的热情,推动我市科技进步;三是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自主创新投入机制,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创新资源投向**。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下决心实现省政府提出的“财政对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可支配财力)的比例达到3%,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可支配财力)的比例达到2%”的指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能。四是努力推进科技金融、科技保险、企业上市等工作。每年引导、支持、培育1~2家科技企业上市,扩宽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一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加快仲恺国家级高新区的总部经济和
“一区多园”的建设,积极推进**市工业园的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力争20xx年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完成孵化器的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切实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基地和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加强服务意识,引导企业用好相关金融、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就不可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一方面我们继续加大培育的力度,每年组建企业创新平台10家以上,实现本届政府任期内在全市企业建立研发(创新)中心104家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科技创新平台,密切跟踪国家、省科技动态,争取国家、省更多科技资源的支持,通过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使其成为国家、省创新体系的重要成员。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加大中介机构建设力度。引导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基地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致力于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努力提高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科技服务的能力。加快科技评估、科技信息、知识产权、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
(四)突出自主创新,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是发展高新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扶持培育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市每年5000万关键技术科技发展基金的作用,按照优势优先的原则,力争每年解决2-3项关键技术巩固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加快软件科学园的建设,推动软件企业实现生产规模化。抓住沿海重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做大做强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培育海洋资源、能源、环保、智能交通、绿色食品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培育和完善骨干企业带动、衔接上下游企业和产品、相互依存和发展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