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县级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认真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任,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从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县级组织部门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有新认识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预示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历史时期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组织工作历来是与党的伟大事业和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始终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主动为大局服务,是长期以来组织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些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标签:学习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http://www.suxue6.com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县级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认真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任,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从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县级组织部门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有新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不断加快的新时期,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将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预示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历史时期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
组织工作历来是与党的伟大事业和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始终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主动为大局服务,是长期以来组织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些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它的内涵不断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成为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
但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这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提供的良好机遇和条件;还有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都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县级组织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从而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职责,真正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思考和推进农村“三级联创”活动,探索和实践抓好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抓紧抓实,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就桂阳来看,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为总揽,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党建先锋工程和“四双”富民党建活动,创出了桂阳党建特色,确保了党员先进性,新华社称之为“桂阳党建模式”,经验和做法被《新华社内参》、《湖南组织工作》、《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介宣传推介。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基层组织建设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不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强;少数基层党员干部作风飘浮,工作敷衍了事,整体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有些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级班子后继乏人、无钱办事等问题突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有所下降,等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新的起点上来认识和谋划新时期的基层组织建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不断把基层组织建设引向深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县级组织部门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有新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也是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进程中的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县级组织部门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就要始终紧扣这个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做到以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以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为保障。
一是要以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当前正值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农村党员为对象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也即将全面铺开,县级组织部门担负农村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政治责任,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牢牢把握先进性的要求,把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当中,使基层领导班子成为带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集体,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保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加强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而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加强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农村基层组织重要地位决定的,更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决定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客观上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思路的转换和办法的创新。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要求县级组织部门必须自觉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这条主线来研究和谋划基层组织建设,以是否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为根本标准来检验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组织建设与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始终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在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在工作部署上相协调,切实做到围绕“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围绕提高基层组织、党员和干部的发展能力,围绕整体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而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与时俱进。
三是要以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为保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必须建立完善系统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努力形成职责明确、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决策目标机制。严格执行部长办公会、部务会等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实施科学决策。同时,根据年度组织工作安排和重大决策事项,科学确定组织工作目标体系。二是完善执行责任机制。搞好组织工作目标责任的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各组(室)和有关人员,明确组织工作标准、进度和完成时限。建立组织工作报告、定期调度通报、执行责任人自查自纠、重大决策执行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对组织工作决策目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对各组(室)和组工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奖优罚劣,并把考核情况作为组工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1] [2] 下一页
Tag: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公文写作 - 汇报体会 -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