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镇“五好乡镇党委”事迹##镇域面积3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57万。全镇现拥有省级企业集团2家,规模企业86家。20xx年创造全社会总产值30.3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完成财政收入1.38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508元。镇系“全国重点中心镇”、“中国家纺绣品名镇”、“江苏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文明镇”和“江苏省先进工业园区”等称号。综合实力由20xx年全市第七位跃升到20xx年的全市第二位,连续五年评为“海门市综合实力先进乡镇”,20xx年被评为“全国千强乡镇”。一、科学连贯,恒于抓决策。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始终认清形势,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以正确的决策思路与决策模式规划管理全镇各项事业。明确科学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加快小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夯实基础,找准目标。镇党委立足现有基础,探索出一条适合三星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解放思想,以发展为硬道理,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20xx年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达129.5亿元、128.3亿元和20.5亿元。通过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倾斜和政策、规费等方面...
五好乡镇党委事迹,标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优秀员工事迹材料,http://www.suxue6.com
##镇“五好乡镇党委”事迹
##镇域面积3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57万。全镇现拥有省级企业集团2家,规模企业86家。20xx年创造全社会总产值30.3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完成财政收入1.38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508元。镇系“全国重点中心镇”、“中国家纺绣品名镇”、“江苏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文明镇”和“江苏省先进工业园区”等称号。综合实力由20xx年全市第七位跃升到20xx年的全市第二位,连续五年评为“海门市综合实力先进乡镇”,20xx年被评为“全国千强乡镇”。
一、科学连贯,恒于抓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始终认清形势,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以正确的决策思路与决策模式规划管理全镇各项事业。明确科学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加快小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夯实基础,找准目标。镇党委立足现有基础,探索出一条适合三星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解放思想,以发展为硬道理,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20xx年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达129.5亿元、128.3亿元和20.5亿元。通过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倾斜和政策、规费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了规模企业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20xx年全镇规模企业总数已发展到31家,其中超千万元21家,超亿元7家,进入市重点骨干企业4家。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募集资金,兴建了4.67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 ,增设了家纺辅料市场,建设了高标准的三星南大道,大岛国际大酒店对外营业,家纺城二期如期竣工,老镇区楼群拔地而起,基础设施不断配套,以一个新型人本工业化的小城镇面貌迅速崛起。
2、克服盲动,科学发展。在家纺产业的发展历程上,镇党委时刻保持清醒认识,抓住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以及整合资源的发展机遇,坚持市场带动战略,促进服务业飞速快进。20xx年完成三产增加值9亿元,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增加到3150家,私营企业226家,累计完成三产投资项目50个,总投资6.6亿元。叠石桥市场相继开发建设了家纺城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新增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扩大到30多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额实现135亿元,绣女路餐饮一条街逐步形成,叠港公路初见成效,震蒙大道、被城北路、三星新镇区的服务业规划开始全面启动,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走上了一条以人为本、科技引导,工业主导型和生态建设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之路。
3、理念相承,矢志不渝。管理决策需要科学性,更需要连续性。该镇党委、政府对发展理念始终没有动摇或改变过。家纺生产是三星镇发家致富的传统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镇党委认识到发挥产业优势,打造集聚效应是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的必由之路。20xx年该镇启动了工贸园区的开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园区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5.2亿元,进区企业总数达194家,总投资35亿元,累计用地2220亩。20xx年园区工业产出规模达105亿元,利税16亿元,占全镇份额分别达81%和80%,先后获得“省示范工贸园区”和“南通市优秀工业园区”称号。20xx年,该镇工贸园区在全国开发区清理整顿中被省政府列入保留对象,并作为拟升格省级开发区的园区通过了省发改委的资格初审和社会公示,现正上报国务院审批。叠石桥市场成为全市乃至周边地区家纺产业的聚集区与辐射中心。
二、迎立潮头,敢于创特色
创新是活力的源泉,特色是品牌的标志。没有创新开拓,就没有三星的今天。该镇党委长期秉持创新意识与领先一步的决策观、发展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的形成、提高、突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不动摇,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科技开发,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全镇产学研活动深入开展,近五年来累计实施产学研项目13个,开发各类新品20xx多个,申请专利25件,其中授权9件。截止目前,销售1000万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组建率达85%。20xx年,叠石桥家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列入海门和南通市区域创新体系信息化项目。
2、品牌战略亮点纷呈。该镇党委、政府采取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和行政推动等综合措施,大力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五年累计注册商标200多件,6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获南通市以上各类商标名牌产品15个,其中20xx年工商注册商标80件,5家企业通过iso9000和iso14000认证,获南通市知名商标2件,名牌产品3件,“凯帝”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
3、观念创新打造综合强镇。以“强基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五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双建设”工程和争创“双带五星村”党支部活动。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全镇8个村村部进行全面改造,确保了各村党员活动阵地全面达标。03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海门市“五好乡镇党委”,20xx年度被南通市委评为“双建设”示范镇,镇南村和汇南村连续三年被市评为“双带五星村”。并以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为契机,配优配强村干部,先后从退伍军人、代课教师、个私企业主、种养殖能手中选拔配备后备干部46名,并进行了专题培训,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此外,还积极探索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做法,创新组织设置,先后在召良、汇南两个村建立了村级党总支,将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三、理顺机制,善于抓团队
在镇党委的正领导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团结在镇党委、政府周围,群策群力,步调一致,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充分体现出党委加强团队建设的显著成果。
1、团结奋进的企业家团队。该镇目前有各类企业1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5家,省级企业集团2家。镇党委长期以来注重与企业家的交流与协作,力图构建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企业支持政府,拉动区域经济,热心公共事业的新型政企关系。镇党委政府定期举行经济恳谈会、经济发展座谈会等联谊活动,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演讲授课,组织企业负责人参观考察等方式全面开始企业服务工作。企业则热心支持各项公共事业的建设,踊跃为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大力支持。同时,全镇的企业家们还自觉地形成团结互助的关系,在诸如资金周转、科研攻关、信息交流等方面互助协作,在不同企业间构建起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区域板块经济优势。
[1] [2] 下一页
Tag:事迹材料,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优秀员工事迹材料,公文写作 - 党团辅导 -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