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外青年事务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深化__县与汉阳区缔结友好协作县区工作,加快推进__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经__团县委与汉阳团区委初步商议,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__团县委拟与汉阳团区委缔结为友好协作团委。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部署,更好地服务两地中心工作、加快青少年事业发展这一主题,本着“优势互补、友好协作、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基本原则,加强__与汉阳共青团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共同关心的诸多青少年工作领域及可以联手发展的项目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团的事业新发展,为巩固两地的友好协作关系奠定坚实的青少年群众基础。
二、双方初步友好协作项目
1、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青春富康行动”
充分利用汉阳团内岗位资源和__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媒体宣传和举办招聘会、培训班等方式搭建就业平台,开办技能培训班,鼓励__农村青年到武汉打工创业,致富成才,促进__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为汉阳区各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2、青年企业家交流
组织__县、汉阳区青年企业家到两地参观考察交流,重点考察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环境建设情况,推介宣传两地项目、资源、政策等特点,促进两地优势互补,鼓励吸引在汉企业家到__投资兴业。
3、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报告会
联系汉阳各校心理健康教师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奔赴__各中小学校,针对青少年学生尤其是留守孩中的孤僻、封闭心理等心理问题和网瘾、游戏瘾等社会问题,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帮助一批存在教子困惑的家长,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__团干部汉阳培训班
借助汉阳师资力量优势和先进的工作理念,以汉阳党校或团校为依托,组织__团干部定期举办培训班,重点学习共青团业务知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热点、焦点问题,培养团干部分析问题、驾驭全局、开拓创新的能力,开阔视野,提高团干的整体素质,定期交流两地开展团的工作的经验,促进双方团的工作更快发展。
5、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学习考察活动
组织两地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方面的负责人、团干部组成学习考察团,相互进行学习交流,考察两地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岗位建功、文明创建等工作,借鉴汲取先进经验,用以指导规范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6、“爱心助学圆梦行动”
争取汉阳团区委的有力支持,实施“爱心助学圆梦行动”,通过加强宣传、创新筹资方式,帮扶一批__贫困学子。
7、服务__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地
在__挂牌成立汉阳区团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组织汉阳青年文明号集体、青年企业家结对__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大力探索新时期团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和途径。
8、大中专学生建设新农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汉阳区内学校以“同群众紧密相连,为农村奉献青春”为主题,结合新农村的建设,组织大中专院校学生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中专学生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9、“体验之旅”夏令营活动
组织两地优秀少先队员相互开展冬(夏)令营活动,探索多种方式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两地中小学生素质。
10、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
组织汉阳区各中小学与__农村中小学以结对形式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通过开展书信交流、图书赠阅、学习帮助、组织农村青少年学生到武汉参观及城市青少年学生到农村体验生活等活动,让学生带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学习,以此为载体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和道德教育。
11、两地团的领导机关共建
围绕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高效型”团的领导机关和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干部为目标,开展双方团的领导机关“比、学、赶、超、帮、带”为内容的携手共建活动,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团的领导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双方团的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组织保证。
12、其它双方确定的青年事务交流与合作项目
根据形势发展和双方需要,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及时确定青年事务合作交流项目,促进双方友好协作深入进行。
三、实施步骤
为保证双方合作有序进行,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组织筹备阶段(20xx年 月 日-20xx年 月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__县团委先制定出方案初稿,经双方协商,报经双方领导审核同意后,确定出初步方案。
(二)签订协议阶段(20xx年月 日-20xx年 月 日)。由__团县委邀请汉阳区团委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到__
www.suxue6.com 举行青年事务座谈会,协商确定友好协作的有关具体事宜,签订__团县委与汉阳团区委缔结友好协作团委协议。(具体安排活动安排附后)(三)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月 至20xx年 月 )。双方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共青团自身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简报等方式对__与汉阳缔结友好协作团委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为结对共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