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写作教学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正文

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12-26 16:23:44]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写作教学   阅读:8757

概要: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蓟县 崔铭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提出于现实的困境: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兼教多个学科,并任班主任工作。按照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高年级学生的每篇习作一般要用七八分钟。一次习作批阅下来就是几个小时。若采用“典型选批”的方式,又会让很多学生的习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指导。“作文批改”成了农村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工作。然而,教师们又失望地发现:除了个别学生改正了框出的错别字外,只字未改的“习作”比比皆是。叶圣陶先生早有“教师改文,徒劳无功”的慨叹。如何将教师从繁重而低效的传统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如何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减负”、“提效”的一道门槛。二、理论依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跟大师学语言:怎样写作》叶圣陶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版。3、《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版。4、《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2)教材5、《小学语文教学论》田本娜 高恒利(1995)高自考讲义6、《小学语文教学法...
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标签:写作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蓟县  崔铭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提出于现实的困境: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兼教多个学科,并任班主任工作。按照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高年级学生的每篇习作一般要用七八分钟。一次习作批阅下来就是几个小时。若采用“典型选批”的方式,又会让很多学生的习作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指导。“作文批改”成了农村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工作。然而,教师们又失望地发现:除了个别学生改正了框出的错别字外,只字未改的“习作”比比皆是。叶圣陶先生早有“教师改文,徒劳无功”的慨叹。如何将教师从繁重而低效的传统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如何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减负”、“提效”的一道门槛。

二、理论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跟大师学语言:怎样写作》叶圣陶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3、《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4、《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2)教材

5、《小学语文教学论》田本娜 高恒利(1995)高自考讲义

6、《小学语文教学法》倪文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7、《参与观察、参与命题、参与评改》本人论文,见于《天津教育》1996年12期。

网络文章《崔峦先生在福建省小学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b269b01012xj1.html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旨在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评改的实效性,具体目的包括:

1、解放教师——让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从繁重而低效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做更有价值,更有效的工作。

2、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人,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切实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激发主动——让学生在“读评”的过程中展示自我、满足需要、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起习作和修改习作的“内动力”。

4、掌握方法——让学生在读、评、改的过程中学习“以文会友”,找到样板差距,不断自我完善。

5、训练语言——让学生在读、听、思、评、改的语言实践中训练、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

立文立人——让学生“复原”生活、感悟真情、进入“角色”,真切体验到:文章就在身边,作文基于做人,以实现学生人格的成熟和人文素养的真实提升。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动力研究:作文评改要取得实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每个人骨子里都有“展示”和“成功”的迫切愿望。因此,习作完成后,让学生“组内读评”、“班内展评”,就满足了学生“展示”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听读过程中“发现闪光点”、“推介闪光点”的做法,以及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刊发于《百花园》的做法都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体验并展示成功,建立自信并在自我完善中学会“自励”,学生自然也就有了习作和修改习作的“内动力”。

[1] [2] [3]  下一页


Tag: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写作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