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教育文档导游词邓小平故里讲解词» 正文

邓小平故里讲解词

[05-31 12:11:49]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导游词   阅读:8584

概要:20xx12月,蚕房院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六)清水塘清水塘位于邓小平故居北侧,占地21亩,是牌坊村农户洗衣、洗浴的地方。儿时的小平放学归来,三五个小孩邀约一起,经常在池塘里游泳,或相互嬉戏,或潜水捉鱼……,清水塘,伴随着小平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在桥上看清水塘,它的形状恰似中国地图。小平同志小时候就在家乡的清水塘里追风逐浪,磨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十七)神道碑神道碑是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的。邓小平先祖邓时敏,字逊斋,号梦岩,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进士及弟,入翰林院授以编修,后升为侍讲学士,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升任大理寺正卿(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邓时敏为官忠耿,刚果持正,政绩斐然,声然远播。年老后乞休,返乡卒于家,诰授通奉大夫。神道碑距邓小平故居约500米,碑高约5米,碑石上竖正书“诰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邓公神道”。额上雕龙极富动感,龙头戏珠,珠中阳刻一“圣”字,碑立在贔尸贝贝 上(这个看似...
邓小平故里讲解词,标签:日语导游词,导游欢迎词,http://www.suxue6.com
20xx12月,蚕房院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清水塘
清水塘位于邓小平故居北侧,占地21亩,是牌坊村农户洗衣、洗浴的地方。儿时的小平放学归来,三五个小孩邀约一起,经常在池塘里游泳,或相互嬉戏,或潜水捉鱼……,清水塘,伴随着小平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在桥上看清水塘,它的形状恰似中国地图。小平同志小时候就在家乡的清水塘里追风逐浪,磨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
(十七)神道碑
神道碑是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的。邓小平先祖邓时敏,字逊斋,号梦岩,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进士及弟,入翰林院授以编修,后升为侍讲学士,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升任大理寺正卿(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邓时敏为官忠耿,刚果持正,政绩斐然,声然远播。年老后乞休,返乡卒于家,诰授通奉大夫。
神道碑距邓小平故居约500米,碑高约5米,碑石上竖正书“诰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邓公神道”。额上雕龙极富动感,龙头戏珠,珠中阳刻一“圣”字,碑立在贔尸贝贝 上(这个看似乌龟的动物叫贔尸贝 ,龙头龟身,传说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力大无穷),碑两侧分别立一望柱,云龙雕刻造型甚美。柱顶分别雕刻蹲立石狮。此碑在《广安州新志•金石志》上有载。遗憾的是,原碑在“文革”中被毁。此碑于20xx重建,20xx3月修复完善。
神道碑也是童年邓小平常去游玩的地方。在牌坊村,当时大人们是不准小孩爬上 贝贝贝尸贝 去玩耍的,怕惹恼神灵,招来是非。但邓小平却不信,他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说:“一个石头打的乌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我不信,我要爬上去试试。”邓小平成为全村第一个敢爬上神道碑的孩子。
(十八)德政坊
离神道碑约100米处的牌坊叫德政坊,它与神道碑一样,是当时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赐造的。牌坊村正是由于有了这座牌坊而得名。原牌坊在文革期间被毁,此牌坊于20xx8月在原址按原牌坊形质复建。牌坊高12米,宽10米,四柱三间,三重檐,中脊有镂空雕饰,两端有鸱吻与坊盖之翘首对应。中门横跨宽4米,两对抱鼓石上分别刻有“双狮滚带”等多种浅浮雕图案。中门上方横额上正书“德政坊”、“功勒金石”。两侧门较之中门略低、略窄,门上镶嵌石板,石板上透雕各种花卉图案;并书有“恭谦”、“正直”、“咏仁”、“讼理”。四根方形枋柱竖立于地面四块长方形整石之上,枋柱上分别镂刻楹联:“宏扬法典千秋伟业,造福黎民一代名臣”;“敏思勤行盛德若愚,为善最乐诗书传家”。楹联和横批都是邓时敏一生功绩与德行的写照。横梁的两边分别雕饰人物群像浮雕,整座石坊给人以恢宏庄重之感,浮雕图案不仅玲珑剔透,而且题材十分丰富,人物主体内容主要取材于戏剧,有的出自于神话小说或民间故事,造形生动,个性鲜明,内涵丰富。
德政坊,与神道碑一样,是当时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赐造的。牌坊村正是由于有了这座牌坊而得名……。
(十九)牌坊到北大门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黄桷树是邓小平故里的一棵古树,树龄已有160多年,小平儿时经常爬到上面去玩耍。故里情深,每当小平回忆起故乡时,经常提到这棵树。以前树下有一条路是小平童年上学的必经之路,它见证了小平儿时求学路上的艰辛。百年沧桑,这株古榕也见证了牌坊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这株树被朴实、善良的牌坊村人称为“吉祥树”。
(二十)翰林院子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翰林院子。翰林院子距邓小平故居约1公里,它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系邓小平先祖清代翰林邓时敏居住的旧宅。翰林院子坐西向东,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是两个四合院相套的大院落。整个院子共有大小房屋36间,由朝门、戏楼、厅堂和厢房等组成,占地2219平方米,建筑面积1671平方米。建筑物建中的檐板、雕花雀替、垂瓜柱、托峰、窗花、门饰等十分精美。柱础类型繁多,雕刻颇具特色。正房对面为气派的朝门,朝门两侧各为三开间房屋。朝门外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雕塑家钱绍武书写的“翰林院子”金匾,朝门口一对高大石狮蹲立两侧,其规模和布局充分体现了翰林院子当年主人的身份。邓时敏仙逝后,邓氏族人公议把翰林院子辟为学馆,希望为邓氏家族培养出类拨萃的人物以光宗耀祖,于是办起了牌坊村第一所私塾学校。
1909年,5岁的邓小平在此启蒙读私塾,小平到翰林院子求学之时,拜见的第一位私塾老师是邓俊德,行礼后告知其姓名邓先圣,哪知老先生一听名字,连说不妥。先生认为孔夫子方称“圣人”,小小孩童,怎能称“先圣”,这是对孔夫子的不尊。于是,老先生便把“邓先圣”改名为“邓希贤”。言下之意,希望他成为一个贤人。邓希贤这个名字小平一直用了二十多年,后来因革命需要才改名邓小平。
邓小平在翰林院子读了两年私塾,他反应灵敏,记忆惊人,凡是老师讲授的知识都能牢记于心,文章翻阅以后,顿然领悟所学。在班上,他乐于助人,时常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功课,还把父亲过年发的压岁钱周济给其他家境困难的学生买笔买墨,如果有人欺负小同学,他就会第一个站出来打抱不平。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在翰林院子办起了一所村级小学,取名翰林小学。1985年,因普及小学教育的需要,翰林小学迁址到距此1公里外的牌坊新村,而今,经过几年的不断扩建,翰林小学已是20多个班级1000多学生的义务教育学校。
20xx12月,翰林院子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山市委、市人民政府捐资对翰林院子进行了维修。
(二十一)结束语
各位游客朋友,邓小平故里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你们下次光临,祝大家旅途愉快,吉
 

上一页  [1] [2] [3] [4] 


Tag:导游词日语导游词,导游欢迎词教育文档 - 导游词
《邓小平故里讲解词》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