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通过对爱国人士精神境界的剖析,激发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以这些人为榜样,立志做一个对祖国有所作为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爱国志上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
3.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情感:
敬佩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爱国志士,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
2.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观看资料,导入新课
1.请同学观看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2.是啊,这件震惊全球的事发生后,每位中国人都感到非常的气愤。我们都决心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
3. 板书课题: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1)这里的“匹夫”指谁?
(泛指平民百姓。)
(2)课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出示投影,指名读课文第一、二小节。
(1)在旧社会,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进自己国家的公园?
(国家贫穷落后,被帝国主义侵略,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中国人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
板书:国家落后人民受辱
(2)当时中国人不仅在国内受到屈辱,在国外更是受到歧视和侮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后的阅读(二),把外国学生说的话画出来,谈体会。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做了国家的主人,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外国轮船要在中国领航员的引导下才能进港;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参观,都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手续……)
(4)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板书:国破则家亡 国富则民强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富强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1)四人小组学习第3~6节,出示投影,讨论:
①人的生命是很可贵的,可先辈们为什么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他们宁愿牺牲个人的生命。)
②钱学森、华罗庚等人为什么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当时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想:建设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③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为了使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他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在书上画出来,读一读。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读一读”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读读,背背。
(3)你还知道哪些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4)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中华儿女为国效力,前赴后继。
板书:为国效力 前赴后继
3.我们的先辈深深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道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责任感。那么,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们又该为祖国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