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推荐)-教学教案» 正文

故都的秋(推荐)-教学教案

[09-09 18:42:43]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663

概要: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总结: 在比较中理解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故都的秋》一文时,我们不妨从文章的“文眼”、“感情基调”、“选材立意”等方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比较,这样不仅可以重温旧知识,而且能较好地理...
故都的秋(推荐)-教学教案,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http://www.suxue6.com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总结:

 在比较中理解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故都的秋》一文时,我们不妨从文章的“文眼”、“感情基调”、“选材立意”等方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比较,这样不仅可以重温旧知识,而且能较好地理解《故都的秋》一文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之一:“文眼”的理解:通过《荷塘月色》的学习,我们已经道了该文的文 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因为不管是文章的构思,还是材料的安排,或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它的统领下有不紊地展开的,它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牛鼻子”。与之相同,《故都的秋》第一小节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 不管是在文章的结构方面,都无可置疑地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神”之所在。因此,可以明确地认定它是该文的“文眼”。 

重点之二:感情基调的把握。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 我们已经明确,朱自清“这几天”之所以“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面对腐败的社会现实,作者“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由此可见,“不满现实,并幻想超脱现实”构成了该文的感情基调。同样,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那段时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的心情也非常苦闷。本来,郁达夫一家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居杭州,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威胁,想找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然而,迁居杭州以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后面 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为此,他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由此可知,“内心苦闷”并力图排解苦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写于1934年的《故都的秋》一文的感情基调。

重点之三:也是阅读本文的难点:选材和立意的研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荷塘月色》一文的选材和立意。作者在突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以后,先是“忽然想 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