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创新。教工党支部参与学科建设规划不够,教工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也有待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内容、方法和有效载体创新不够,充分发挥学生党建的核心和龙头作用需进一步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对理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自觉性和坚定性不够强;对政治经济社
www.suxue6.com 会变革敏锐性欠强,运用宏观科学理论认识和解决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2、学院领导班子对学院办学理念与特色、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等全局性的工作思考研究不够深入全面。领导班子在实际工作中,对学院办学思路、发展方向考虑不够深入细致;对国内知名土建类院系走访调研、吸取经验不够广,学院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总结提炼。
3、学院领导班子管理理念不够创新、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学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的教学、科研任务过重,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多,争取学校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力度不足,部分成员在分管工作中,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待提高。
4、学院领导班子思想不够解放,攻坚克难的决心不够,对学院发展的困难认识不足。由于学院的办学基础相对其他学院比较常薄弱,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也比较大,学院领导班子存在一些畏难情绪,带领学院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信心不足。
三、推进学院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
(一)主要方向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团结奋进、求真务实、质量至上、和谐发展,努力把学院基本建成拥有部分国内知名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实现今后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全局。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党建创新为保障,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不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要求
学院要主动适应学校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学院工作要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学院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添光加彩;要加强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的学习,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充分认识院情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难点,科学决策,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提倡大局观念,处理好发展阶段的短期性与过程的长期性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点与面的关系;处理好发展的先与后的关系;要处理好学院发展与教职工利益的关系;要处理好人才引进与使用的关系;要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创新,团结全院教职工,积极推动学院科学发展。
(四)主要措施
1、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在土木工程通过专业评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给水排水三个专业的迎评工作,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积极争取更多教学资源,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准确把握浙江省土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内涵,开设并做好地下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双专业一体化培养等工作,调整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给水排水等专业的教学内容,形成各专业的办学特色。
2.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全面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学位点是学科建设的标志。学院要努力做好新一轮学位点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博士点
实现“零的突破”,申报成功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进一步增强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隧工程和市政工程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要大力扶持建筑设计与理论、城市规划、建筑技术科学等薄弱学科的发展,大力支持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工作。
学院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为契机,
结合浙江省土木建筑行业的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搭建科研平台,跨学科组建一些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促进多学科优势的形成,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积极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土建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企业的科技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切实提高学院参与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
3.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以学科建设规划和专业规划为导向,按照分类分层原则,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加强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发展急需师资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人才引进从以教学需求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学科团队为主需要引进培养,从“等上门”,转变为“上门请”、“请上门”的工作方法转变;完善评价机制,在重视人才引进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真正做到人尽其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和“琢璞工程”,从政策、机遇、保障三方面着手,创造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促使青年骨干教师尽快地成长成熟,担负起学院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4.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学院管理水平
结合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学院管理重心要下移,建立分级管理模式,健全两级学术组织,实行学科(系)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激活系和学科的积极性。学院要继续深化完善学院业绩点考核,出台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分类管理办法,制定新一轮岗位聘任实施办法,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幸福感。
5.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增强学院发展的软实力
先进的学院文化能激发教职工的活力和朝气,促进全体师生振奋精神、愉悦身心,为学院的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根据学校和学院“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浙江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建筑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意见》,围绕学院建设拥有部分国内知名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发展目标,按照“开放、包容、创新、和谐”的建设要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和育人文化氛围,全面创建和谐学院。以明年学院30周年院庆为契机,挖掘学院文化积淀,凝练办学特色,提炼学院院训,增强全院师生员工凝聚力、创造力和对学院发展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学院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