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解放思想和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能力建设方面还有差距。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转变太慢,不能及时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时候习惯
www.suxue6.com 于用传统思维方式来做工作,对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对上级指示精神学习的系统性差,学习不透,理解不深,抓的不实。贯彻中央和上级重大决策主动性、创造性不够。主要原因是学习抓得不紧,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的意识不强。对待理论学习,部分同志认为工作是硬任务,理论学习是软指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满足于念一念报纸,读一读文件,而没有对上级文件精神产生的原因背景和目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因而没有很好地运用理论武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使得作出的决策和工作思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二)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上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抓手”作用难于发挥,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有待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隐患突出,农村群众食品安全难于保障。二是药械安全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交通落后的边远山区、各县市的城乡结合部管理依然薄弱,部分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武器店仍存在违规进货行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还比较滞后,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还有差距,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还有差距,处方药凭处方销售的制度没有得到彻底落实,农村药品专柜管理亟待加强。主要原因:一是体制机制不顺,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食品药品监管、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商务、粮食、教育等部门。不同部门仅负责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一个环节,形成了多部门治理格局,造成职责不清、管理交叉重叠和监管缺位、越位现象。二是支撑行政监管的武器体系不完善,工作经费紧缺,食品药品监管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职能难以充分发挥,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联动不够,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监管信息不能共享,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整体合力不能完全显现。三是乡镇没有药品监管部门,山区面积广,点多面长,监管战线分散,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监管触角难于延伸。
(三)工作作风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一是深入基层不够,联系群众不广泛。有的领导班子成员虽然经常与干部职工见面,但谈工作多,沟通思想少。对群众的思想状况和需求了解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的干部虽然下基层,但不真正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干部办事扯皮、拖拉,在日常工作中,对基层同志布置任务多,关心帮助,解决干部的实际问题少,主动与同志们交心谈心,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不够,组织的温暖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是抓工作落实上还有差距。还存在重安排、轻检查,缺乏有效措施的问题。对一些难点问题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虽然早早放在了议事日程,成效不明显。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手段方法不多,凝聚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而对活跃干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做到劳逸结合方面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工作方法不科学,针对性差。具体事情挤占了很多时间,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每年虽也拿出一些精力和时间深入到基层,但一些具体问题、具体事例多是听经办人的汇报,根据情况做出决策,还没有真正做到沉下身子。
三、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针对认真查找出来的上述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局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明确了整改的方向,制定了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方法指导干部队伍建设,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上下功夫。坚持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制度和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拓宽视野,增强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战略思维能力。要增加学习时间,创造学习环境,除了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外,还要进一步增加政策法律方面的学习内容,还要坚持向基层同志学习,向兄弟单位学习。同时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克服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针对影响全局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真学习与深入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积极营造“学习型机关”的氛围,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个人素质和整体水平。制定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干部职工绩效考核体系,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二)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抓手”作用,继续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全面推行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继续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推进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管理,积极组织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大力开展专项整治,促进全州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积极探索行业自律的长效机制,强化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二是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药品生产监管。坚持和完善“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监管”的工作方法,不断完善非正常生产企业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切实解决监管到位的问题。对通过GMP认证企业强化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督促企业按照GMP标准生产药品,保障生产环节药品质量安全。加强对企业人员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三是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突出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重点监管,持续整顿和规范药品经营使用秩序。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和GSP跟踪检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抓好认证到期企业的再认证工作,完善退出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继续推进药品分类管理,打击违法广告宣传,净化农村药械流通市场。加强药品抽验,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和水平。巩固和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多措并举,发展壮大供应网点,提高药品统一配送率,加强对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的管理使用,调动各级监督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农村群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