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与大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框架,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配套。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制治理结构,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文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繁荣进步。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得到落实,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www.suxue6.com的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5%,到20xx年分别达到10000元和3000元。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上述总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重点组织实施好总投资达400多亿元的100多个工业项目。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冶金、建材等行业进行嫁接改造,打造钢、铜、铝、水泥、板材、汽车零部件六大产业板块;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能源四大系列;发展壮大先导产业,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四大群体。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托公路、铁路、水运交通枢纽,建设花湖、罗桥、棋盘洲三大物流园区,把XX建成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
优化企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加速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xx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争取达到60家,其中过100亿元的1家,过50亿元的3-5家,使之成为我市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力军。按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要求,引导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我市企业竞争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支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推动生产工艺的变革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研究开发和设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推进名牌战略,增强城市竞争力。要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工业经济保持15%的增长速度,到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培植名牌企业、培育知名企业家和壮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为重点,完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加强推介宣传,扩大影响,到20xx年争创国际名牌、中国名牌4-5个和一批省、市名牌,名牌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左右。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突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扩大优质粮油和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水产品、畜禽以及特种养殖。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建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区域优势明显的产业板块。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和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着力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突出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集团。支持农民兴办家庭工厂和合作办厂发展非农产业。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各类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农村城镇化与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以中心城镇为重点,以产业开发为先导,以完善公用设施为基础,搞好村镇规划,推进城镇建设和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扶持发展10个重点集镇和口子镇,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三)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以"政府转让资产、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为核心,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市属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部分公益性领域和行业中整体退出。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基本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使民营经济比重达到90%左右。
建立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以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全覆盖。深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大病医疗统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以及社会医疗救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积极推进和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就业领域,完善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就业,不断提高城乡就业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