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环保分局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监测,20xx年,反映**区大气质量的三项主要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均优于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随着我区工业生产的加快,工业企业排放废气量增大,因为环保部门加强了管理力度,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废气处理率得到提高,区域空气总体质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表6)。但是,仍有个别企业排放具有浓烈刺鼻味道的废气,已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群众意见极大。
3、噪声环境现状。目前**区噪声达标区面积为17.95平方公里。20xx年监测数据显示,一类区昼间50.6分贝,夜间45.0分贝;二类区昼间54.3分贝,夜间44.3分贝;三类区昼间52.8分贝,夜间47.9分贝;四类区昼间64.8分贝,夜间51.9分贝,均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
4、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还导致耕地污染。地膜等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耕地环境质量。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
(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乡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除城区外,农业乡镇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3)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养殖企业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大量污水外排,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环保分局隶属于东营市环保局,正科级行政单位,内设4个科室,其中办公室、管理股为行政编制,监测站、监察大队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目前,该局现有人员32人,其中行政编6人,事业编26人。近年来,该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先后派出60余人次外出学习,并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大气自动监测站、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室,实现了大气环境质量的全天候监控和重点监管企业的实时监控。
二、存在问题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没有得到彻底改善。虽然在地表水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神仙沟、挑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未得到根本改善。神仙沟流域水环境质量未得到根本改善,主要是由于孤东、桩西采油厂生产废水排入所致;挑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未得到根本改善,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处理厂未投入使用所致,20xx年9月份投入使用后将彻底改善河流水质。
(二) 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在招商引资,发展区域经济中,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造成了一定的盲目性,在安置项目中未按照区域规划执行,造成了部分项目安置不合理,给环境污染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新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基本上达到了100%,但是“三同时”不到位的问题令人担忧,环保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企业主体工程建设。农村生态保护虽然列入了环保重点,但仍然存在底数不清、思路不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有效的保护机制和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
(三)环保工作没有真正形成社会合力。环保工作涉及社会生产、生活诸多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人民生活要求的提高,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现在几乎是人人都在讲环保,但不是人人都在落实环保,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总是环境为经济让路。环境影响评价后,“三同时”的执行也往往打折扣,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并没有把环保“一票否决”落实到位,没有形成社会合力。“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仍然存在,一些企业急功近利,漠视环保,缺乏社会责任,没有自觉环保意识。如对土(小)企业的打击就不力,广大人民的环保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污染减排工作形势严峻。由于我区工业企业基数少,工业底子薄弱,污染物总量指标少,且在“十一五”前期污染减排工程已落实到位,今后很难有大的减排工程,对我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五)乡镇企业分散、小、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监管能力建设不足。自20xx年4月份**环保分局实行垂直管理以来,工作人员只有出没有进,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90%的人员为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10%的人员为50年代出生。同时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第一学历为大学本科的1人,第一学历为专科的3人,第一学历为中专的6人,其余人员为高中或初中。
三、今后环境保护工作对策与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的“三个历史性转变”,充分阐明了我国今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和“三个转变”的过程中,会有阵痛,但前景是光明的;会有问题,但解决了就是前进、就是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区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调研组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三管齐下”,巩固成果。几年来,为了改善环境和生态,**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现在环境和生态正是保护与破坏的相持阶段,但储备与增长能力并不协调,稍有懈怠就会前功尽气。因此,巩固成果谋求发展至关重要。建议**区政府号召全区上下一定要推广经验,继续探索;吸取教训,告诫未来。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建设生态“三管齐下”,全社会形成合力,解决不和谐的问题。一方面要克服困难艰苦创业;另一方面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大环境和生态投入,千方百计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谋求更大发展。